拯救“长江三鲜”第一人 水产养殖业的传奇人物

   2024-01-18 互联网1470

刀鱼要怎么养

  正因如此,刀鱼价格一路飙升。2012年4月,野生刀鱼上市的季节,江苏南京一条条重三两五的刀鱼,卖出了令人咋舌的8000元一斤的天价,创下十年来的新高。

  而在郑金良的养殖基地里却养着四千多条罕见的三两以上的刀鱼。现在,郑金良正领着工人拉网捕捞性腺成熟的刀鱼做人工催产。

  郑金良:小心一点,小心一点。

  员工:这条有四两,吓死人了。

  郑金良:这个大得不得了,这鱼也有四两。

  记者:哪条?这条啊?这条价值多少钱?

  郑金良:连鱼籽真要一万多块钱了。

  记者:刚才那半网有多少条?

  郑金良:有千把条,一千多条。没有几个人有三四两重的刀鱼从塘里拉出来是活的,能够展示的很少很少。

  不仅长江刀鱼,郑金良养殖的很多水产品都独占鳌头。在他的水产养殖基地里养着美洲鲥鱼、河豚鱼、刀鱼等三个珍惜鱼种,市场价值四千多万元。

  郑金良是江苏省第一个规模化养殖河豚的人,也是中国第一个人工养殖长江刀鱼的人。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水产界创造了很多传奇的郑金良,却是一个只上过小学的农民。那么,连专家、同行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是江阴市申港镇西伍村,是郑金良的老家。只上过小学的郑金良,18岁就在生产队的养殖场里养珍珠河蚌。23年后的1992年,他开始做钢材运输生意,一年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可观的。

  而到了1999年,郑金良却突然放弃了轻车熟路的钢材运输生意,改行水产养殖。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为什么要改行呢?因为他得到的一个消息。

  1999年3月份,是一年中河豚鱼上市的季节。有一天,郑金良从当地捕捞队得到一个消息:长江里的野生河豚鱼越来越少,那年一个月也没逮到几条,而它的价格却一路飙升,最高卖到了2000元一斤。这个消息对郑金良触动很大。

  郑金良:价格到天价的时候快要濒临灭绝了,已经到边缘了,马上一个念头,因为前面长江鲥鱼已经找不到了,那河豚鱼还有,念头马上转过来,赶快弄河豚鱼。

  那个时候,长江里的鲥鱼已经绝迹,野生河豚鱼也濒临灭绝,当地还没有人工养殖河豚鱼的,这在有着十多年水产养殖经验并有一定资金的郑金良看来,是个好机会,如果自己能繁育出河豚鱼进行人工养殖,将会商机无限。

  郑金良:不是不敢碰,有的人没有这个能力去碰,就是一般你要有水产经验,还有一个经济实力。我尝试,主要是一个兴趣,第二是对水产的那种情结,我们一直生长在长江边,对长江下游的鱼类特别熟悉,所以赶快下手,是商机你肯定能挣钱。

  但是,摆在郑金良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找到繁育河豚鱼的亲本鱼。

  养殖户:开始起步是难的,难的是亲本鱼没有,种鱼一定要长江里把亲本鱼搞过来,再搞第二代、第三代。

  为了找到长江里的河豚亲本鱼,郑金良行程一万多公里,在所有有野生河豚鱼出没的地方进行了地毯式的搜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