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我是个没有原罪的富豪

   2023-03-08 互联网4670
核心提示:被胡润百富榜列为中国(内地)第二富豪的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依然保持着做中学语文老师时引经据典的职业习惯,在

被胡润百富榜列为中国(内地)第二富豪的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依然保持着做中学语文老师时引经据典的职业习惯,在昨天向深圳企业家发表的演讲中,他时常语出惊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民企经营之道。

  发家史:我没有“原罪”

  “我是书香门第出身”,严介和强调说。他不大愿意被人称为草根富豪。他告诉深圳企业家,自己1976年在江苏淮安老家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没有被推荐上大学;在家乡的中学当起了民办教师。1986年辞职下海,承包了乡里的一家水泥预制板厂。1992年成立引江建筑工程公司(后改制为太平洋建筑公司、太平洋集团)。

  1995年,南京市绕城公路开工,严介和也去寻找机会。但是没有关系和后台的他,只找到了3个无人愿意干的涵洞工程,而且已经是第五轮承包。“算来算去,接下来至少要赔5万元”,严介和说,“我对手下说,这个工程我们索性多赔点,赔8万,但要干得漂亮!”结果,这3个涵洞成了南京绕城公路中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工程。不久,公路建设指挥部就选中严介和的公司做指令性分包工程。半年之内承接了价值2700多万元的工程,净赚800万元。

  “都说民企第一桶金有‘原罪’,我严介和是没有‘原罪’的!我是靠质量、诚信换来的!”严介和激动地说。

  BT模式:我不是侵吞国有资产的大鳄

  如今严介和不论到哪里演讲,都要提到2个字母:BT。这不是BT下载,而是Build——Transfer的缩写,即市政工程建设的“建设——移交模式”。

  严介和说,做完南京绕城公路工程后,他的公司名气响了,业务也多了。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紧缩银根,很多地方政府没有钱。“我们先垫钱把工程建起来,然后再由地方分期偿付”。严介和另辟蹊径,“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叫做BT模式”。严介和利用这种方法几乎垄断了江苏省中小城市的市政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他开始大量采用“零付款”的方式收购国有企业,条件只是替它们承担债务。严介和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聚集起来。2004年,他在胡润中国百富榜上排名第66位,2005年一跃升到第2位。另一方面,他也背上了“侵吞国有资产”的恶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