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真诚,就会赢得团队的支持和客户的理解
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从事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十余年的刘洪东,最初的梦想是为了久病的母亲而做一名医生,然而高中时代一张偶然的旧报纸,却从此改变了刘洪东一生的道路,一则《1983年,我国第一台上亿次计算机问世》的新闻,让刘洪东第一次感受到了计算机的魅力。“从事IT产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越久,我就越充满信心,未来,只要用户有一个浏览器就可以满足所有需求,从这个角度讲,中国IT企业将充满机会。”坐在记者对面的很棒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刘洪东,对未来信心十足。
挑战微软
1995年,刘洪东加入美国Halcyon公司,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当时对我的技术考验是非常大的,因为它的技术需求和技术研发与微软是同级别的。”而1995年,中国计算机用户并不太清楚微软的VB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洪东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与微软同等级的产品——VBICS,目标就是把微软的软件应用在他的团队开发的Linux平台中,而这一技术也被定为重点扶植技术。后来刘洪东还主导开发了和微软同等级别的IASP技术,“这让我感觉,其实从技术层面上讲,我们所研发的产品和微软已经取得了同样的高度,而且在业界也着实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从技术角度上讲,中国IT人挑战微软并没有多难!”2000年,甲骨文收购了刘洪东主导开发历时3年的IASP产品,“这次收购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我们的原代码!”随后,刘洪东远赴爱尔兰,给甲骨文总部做这个产品的相关培训。
“挑战微软或者做中国的微软,是每一个中国IT人的梦想。以前,我在StryonInc公司的时候,曾经提出要从技术上超越微软,现在通过google我们可以看到,和微软竞争不一定要正面和直接的应战,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比如google通过搜索引擎实现60亿美金的收入,而微软一年的收入也不过400亿美元,也就是说现在5%的用户行为可以达到60亿美金的收入,那如果是100%的用户,就要乘以12倍,也就是1200个亿!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做现在这个行业,挑战微软是完全有可能的。”刘洪东的梦想——挑战微软,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以前大家都想如何在操作系统上跟微软匹敌,而实际情况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微软的操作系统,这已经是难以改变的市场,但换一个角度,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他所需要的应用,直接下载,从而取windows而代之。”这也是当初,他为什么选择加入很棒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office系统,如果将来互联网的网速达到一定程度,用户可以随意的上去,实现办公软件的效果,那么用户将来就不需要安装windows的操作系统了,而只要一个浏览器,对很棒,将会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