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龙指出,奥奇丽大量的广告投放是出于对快速累计品牌广告效应的考虑。但是从广告实际操作上看,前期注重对功能的诉求,注重中药田七原料;后期突然提升到感性,也就是著名的“大声喊田七”,尽管广告创意不错,但是缺乏渐进性,并没有给顾客足够的接受时间。和宝洁等跨国公司长达10余年打造品牌的历史相比,目前尚无法估计其广告的长期真实效应。
不计成本投入
有评论说,奥奇丽集团在充分开放其广告的同时,对其他都严守秘密,甚至行业内都觉得这个企业很神秘。
第一个疑问就是,于晓声为什么要收购奥奇丽集团,涉足日化行业?这个行业被公认为利润较薄,而成本控制和降价一直是行业关键词,连宝洁等巨头都身受其扰。
于晓声并没有对外回答过这个问题。
但有消息说,晓升集团曾经操作过南京立志美丽化妆品公司的“宝宝金水”产品的策划,并使其销售收入有约10倍的增长。也许这让于晓声看到了日化行业的前景。
有评论说,奥奇丽集团重出江湖的时候,正是日化市场比较成熟的时刻,行业的透明度加强,竞争激烈,几大龙头牢牢把握着市场。但是奥奇丽选择了日化行业里相对利润情况较好的产品线——牙膏,最起码这个产品还并没有受到价格战的困扰。
根据两面针(600249.SH)2004年第三季度报表显示,其牙膏产品的毛利率达到37.2%。相对于日化行业大多10%的毛利率来讲,这个数字相当可观。
但是在这个领域,一直盘恒着外资巨头的身影,从宝洁到联合利华到一直稳扎稳打精心耕耘的高露洁,目前外资两大品牌就已经占据50%以上的市场。另据AC尼尔森调查显示,2004年上半年,高露洁在中国牙膏市场的占有率为31.9%,其全球毛利率更是高达55.4%。
奥奇丽内部人士说,高露洁是奥奇丽的标杆。
李海龙也相信,从广告投放的情况来看,被奥奇丽当作标杆的是外资日化巨头企业。其广告策略就是对应地打击标杆,但是广告对广告,“打赢的几率不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