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之变中,赵勇制定了短中长期发展平衡兼顾的计划。最近,长虹首次根据各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给了这些产业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即将长虹目前的业务分为核心业务(彩电)、战略业务(空调、电子部品、电池)和新兴业务(视听、网络产品,信息家电),每类业务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目标各异。而在管理模式上,核心业务会相对集权,战略业务相对分权,新兴业务则高度分权。
此外,长虹今年还将酝酿产权之变。由于国有股权一支独大,经营管理层特别是中级管理层激励不足,是长虹与沿海地区的民营股份家电企业竞争中的一个明显的“软肋”。虽然长虹高层目前对此讳莫如深,但今年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事实上,目前长虹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改革,都是为了使顾客、股东的利益达到一致,这也是长虹产权改革所要实现的。
同样可以看出的是,赵勇的改革与倪润峰时代相比,除了在对公司体制进行现代化改革之外,在变革中已经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员工的利益。
长虹的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经过改革,长虹的员工现在千方百计地争取不加班,以降本增效;对于质量的考核,也不再需要集团公司的质量部门随时来跟踪,各级、各岗位人员少了推诿,多了责任心。员工的自我意识和相互的信任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看来,少帅的温柔力量不可忽视。
赵勇的机遇
“温柔化”长虹也有其严峻的一面。赵勇上任后,开始对员工反映强烈的物业管理部门的服务进行整顿。公司工会首次组织各层面员工就这个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大讨论,并根据员工的意愿,公开罢免了物业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人力资源部以公开竞聘、专业考评、现场电视答辩的方式,完全透明地招聘了新的总经理。这个举措,也在长虹历史上开了先河。
给员工谋利贯穿赵勇改革措施的始终。他上任后的另一个举措就是在去年年底,决定给员工集资建房。这个措施得到了员工的高度支持。毕竟,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能考虑为员工集资建房的单位已经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