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舒:非主流造就的河北首富

   2023-03-08 互联网4750

  非主流思想

  杨卓舒的“古怪”、“特立独行”是出了名的,他是一个复杂矛盾的“多元体”。

  因为十分厌恶银行业的“嫌贫爱富”嘴脸,每次看见银行的领导,杨卓舒都傲然地说:“我绝不靠你们的钱做项目”。嘴上胜利的代价就是杨卓舒离银行越来越远。他也深知企业的负债率低并不是好事,一旦遇到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卓达的抗风险能力就会显示出先天不足。于是他把卓达的负债率定为8%。但是,在杨卓舒眼里“卓达最缺的是人才,这是中国企业面对的共性问题;其次是管理制度低下,最后才是资金匮乏。”

  杨卓舒也有商人“惟利是图”的本性,他的机会主义观点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绝不放过任何眼前所出现的稍纵即逝的机会。只要有鱼,不管大小,马上撒网;只要有利,不管厚薄,立即投资。

  但对融资功能最大的上市,杨卓舒却有着深恶痛绝的排异反应,“上市,无外乎两个目的:融资、转嫁风险。我既不缺钱,也不想转移风险。上市的并不一定就是好企业,有的企业几千万的资产就上市,有的企业亏损了好几年,股票还在那儿卖。另外我忍受不了包装,包装就是欺骗,炒作就是欺骗。”

  杨卓舒很喜欢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让部下回答。他曾经悬赏10万向部下寻求“谁是当今最富有的人?”面对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答案,杨卓舒大叫一声:“NO!你们说的都不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是盖茨,是耶酥、是穆罕默德!看看,他们的信徒遍布天下,那么多教堂、寺庙都是他们的财产!”虽然这是个略带玩笑色彩的考题,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杨卓舒对财富的独特理解。

  说起自己的企业,杨卓舒颇有“护短风范”:“好多地方政府都说,卓达和别的企业都不一样,别的企业来了,先说地价往低处降,然后免税,实在免不了缓交,缓交不行,再返还给我多少。要求政府免税,这是企业无能的表现。而我们是挣了钱,还在无偿捐助社会,没有必要再免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