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低至何处? 考虑决定需从后方逆向推进

   2023-10-05 互联网1940


  第三,零售商对这些建议进行试点。通常他们会发现该类别销量和利润有所增长。

  第四,一旦对于零售商的优化机会出现,生产商就有强大的动力以销售补贴为目标来调整商品数量和种类。确切的说,厂商会将补贴同明确的销量、价格点和促销目标更紧密的联系起来。这种对交易资金的调整从两个方面提高了厂商的利润:更加低的绝对交易成本(更高的净价格)成为可能,同时,每单位的促销开支带来更大水平的销量增额(促销开支的效率提高)。

  虽然上述的协同是生产商主导的,但零售商正越来越多的贴近生产商并协助完成定价、促销和分类的最优化,为产品类别管理者提供对点交易的数据,为他们创造在类别层面实施定价策略的机会。对于生产商或销售商任何一方,协作都会带来产品类别销量和利润的共有利益。

  建立机构能力

  既然我们的分析已经给出了定价、促销和分类最优化强有力的实例,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的包装类消费品的零售商和生产商却没有采用这样的策略呢?排除协同的深奥及其要求的相互间的信赖,问题的答案在于:最优化要求相当的机构技巧和高级管理层的授权。同时最优化并不是针对时点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便厂商可以聚集资源确定一次的最优价格,他们也不得不随时间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来获取利润。

  我们所说的机构能力是指厂商确保自身在定价、促销和分类上的优胜是本身的组织结构、标准、文化、程序、系统和策略上的自然达到的结果。许多公司已经将金字塔扁平化,减少了最高层管理者和低级管理者之间的垂直科层,但是在该领域的卓越表现需要对职责进行水平整合,遗憾的是,他们在这一方面毫无建树。

  我们发现,为真正达到整合不同职责的目的,包装类消费品生产商和零售商必须将以下三者结合:绩效评估尺度,即各个部门如何衡量自身的生产力和成绩;各个职能部门管理者的薪酬计划;各项任务的决策过程,它们包括产品价格的变化、折扣和促销计划、新产品推出、回应主要竞争对手的举动,以及和价格相关的销售激励等。一流的公司以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市场份额最大化为目标确定价格和促销,并且以明晰的程序、严整的工具和方法论和一套推进合理分析与执行的激励机制来支持这一终极目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