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不让他干活
20多年前的横店没有影视城,此时横店人的日子是清苦的。这里农民的儿子想离开农村,只有两条途径:读书,或者去做建筑工人。家境清寒的郭广昌选择了读书,而且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
在吴加清老师的印象里,郭广昌在东阳中学的3年中很少回家。就连长长的暑假,他也经常泡在学校图书馆里看书。其实,郭广昌是不能回家。
农村学生的暑假要挨一个农忙,郭广昌倒是很想回家帮忙的,就是帮母亲煮一锅饭也好。可是,姐姐和母亲都不要他干活,只要他好好读书。而且,郭家离东阳中学有20公里路,他回一趟家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崎岖山路,第二天还要麻烦姐姐用自行车载他回学校。郭广昌发现,他回到家不仅帮不上忙,反而还要分家人的心,但他又不忍看着父母、姐姐劳作,自己一个人悠闲。矛盾的少年郭广昌只好回到东中图书馆,只是觉得自己欠家人的债更重了,烙在心头的亲人嘱托更深了。
每星期问候老父老母
1993年,事业起步不久的郭广昌已有能力让父母过上好点的生活了,他在横店买了块地皮,建起一栋5层高的楼房,当了半辈子泥水匠的郭父,年轻时四处替人建房,这次终于住进了儿子为自己建的楼房。
“广昌原本想接父母去上海住的,他搞房地产,房子也多,可是我父母亲习惯不了上海的生活。但广昌是很孝顺的,虽然工作很忙,可他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来问候父母,电话那头总是‘老娘’、‘老爸’这么称呼,非常亲切。”
现在,郭广昌给两个姐姐都盖了新房,还给二姐家买了辆出租车,让大姐收了生意摊子,从15里外的吴宁镇搬来跟父母住在一起,专职照顾。郭还主动承担了大姐两个小孩的学业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