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故里行:丁磊、陈天桥与郭广昌的童年故事

   2023-03-08 互联网5100

    理科生报了哲学系

    正如吴加清老师所说,郭广昌很有主见。初中毕业时,郭再三思量后,不顾父亲的反对,决定放弃金华师范学校,转读东阳中学。临了,他跟父亲立下军令状:“我凭自己的努力,一定要考上大学。”

    有意思的是,3年后,念理科的郭广昌竟然报考了复旦大学的哲学系,没多少文化的郭父、郭母可能不清楚儿子这次的决定,要不然他们又要着急了。可吴老师是清楚的:“我当时也觉得郭广昌志愿填得不妥,可我没叫他改报,我对他很信任,我没干涉他,只是感到有点可惜,这个学生本可去清华、上海交大读个工科或理科学位的。”

    “后来,他给我写信,说自己在大学里除了学哲学,还读了很多力学、数学的书,他不仅想读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生,还想功物理学的博士学位,他说虽然自己并不一定能成功,但进取心绝不会消退。”

    吴老师为学生的远大抱负和志向感动了,他不知道,郭广昌同学有太多的理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出人头地。

    郭父的手残了

    郭出生于东阳横店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人多地少的东阳那个时候就盛产建筑大军,郭父就是当时横店集体工程队中的一名建筑工人,经常随大队人马去外地务工。有一次,工程队接到一个爆破任务,不知为何,炸药和导火线老是接不到一块,郭父被派去查探故障,他发现原来炸药雷管已生锈。他正想着法子,不料炸药起了作用,郭父来不及跑远,右手炸伤,落了个残疾,再也不能去建筑工地揽活了。后来,郭父被安排到村里一个集体企业当门卫,每月领取15元的工资。自此,郭家经济非常拮据。

    此时的郭广昌才14岁,正在念小学,他两个姐姐也不过20岁,在生产队挣不了几个公分。“我父亲原是因公负伤,但生产对也不顾实际情况,年底还是催着我们交公积金,当时我们很穷,实在是交不起啊!”郭广昌大姐回忆起多年前的艰辛,还是热泪盈眶,“我母亲就对广昌说,你一定要争气,我们是穷苦人家,你要好好读书,争取有出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