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需求多元化的市场时,如果厂家能够推出相应的系列产品,就可以差别化产品获取市场优势,但是多数厂家粗放式的产品策略无法满足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在无法形成产品差别化优势的局面下,价格战就成为商家们用以争取客户的主要手段。
(3).利润在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之间变迁规律
高端市场的利润率永远高于低端市场,这一点从无例外。但是利润总量的大小,则在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之间反复变迁。
在一个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的前期,高端市场无论是利润率还是利润总额都高于低端市场,实际上此时还没有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几乎就是全部。电脑、笔记本、手机、汽车等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前期,只有那些高收入阶层和商务人士才有能力购买,这些产品一度都是身份的象征。数字彩电崛起之后,整个数字彩电市场都可以看作是高端市场,虽然在这个高端市场内,既有8千元的普通背头彩电,也有3万元以上的大屏幕液晶彩电,但从整个彩电市场的角度来看,数字彩电市场就是一个高端市场。随着行业的演变,在这个高端市场内会出现分化。
到了成长期的中后期,低端市场才逐渐出现,其规模会大幅扩大,利润总额逐渐超过高端市场。90年代后期的PC行业、最近几年的笔记本行业、汽车行业都处于这种状态,相信再过几年,部分低价格的背头彩电和小屏幕液晶彩电也不能再列入高端市场,而逐渐转化为低端市场,其价格也会大众化。
到了成熟期的后期或衰退期,低端市场的规模达到最大,但是由于价格战等原因,产品利润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虽然销量巨大,但是利润总额却很低,很有可能会再次低于高端市场的利润总额。这个规律性现象在彩电行业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最近几年,以背头、等离子、液晶彩电为代表的数字彩电成为彩电行业的高端市场,50万台数字电视的利润甚至比1000万台普遍彩电的利润还高。
从行业内部来看,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成熟,是导致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这种演变的两个主要原因;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收入的提高是导致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技术的快速进步使新产品层出不穷,并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而消费者收入的快速提高使市场容量快速放大,同时使产品生产和销售能够实现规模效益,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几个后果,第一,高端市场很快就发生分化,高端市场持续时间短,很快就“低端化”了,伴随着就是利润率的快速下降,这使得企业能否从高端市场的销售中收回研发投资变得更加不确定,这就对企业持续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由于低端市场会出现一个爆发性增长,这无论是对行业内的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是难得的机会,所以经常爆发价格战以抢夺市场份额,价格战会进一步加速低端市场的增长,这就导致了低端市场的利润总额很快就超过高端市场,但是这种状态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价格战又会使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到无利可图的状态,这种危机感会使企业更加唯恐错失爆发期的机遇,又反过来加剧价格战,使价格战呈现一种不理性的特点;第三,专注于低端市场的企业的经营风险特别大,他们会由于低端市场的利润水平的快速下滑而很快面临亏损的危机,但是他们又缺乏足够的利润积累和相对稳定的时间来投入研发,这会导致恶性循环,使企业更加关注营销而轻视技术,从而使企业更难以升级到高端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