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肯定少不了研发投入。没有一流技术,就不会有一流产品,就无法进入高端市场,更不要提站稳脚跟了。国内企业中但凡能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普遍重视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例如,双星鞋业一方面发挥现有的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优势,一方面在晋江等地建立鞋类技术开发分部,在济南等地建立机械设计研究分院,吸收众多专业技术人才,大幅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在此过程中,双星还不间断地组织技术开发人员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考察制鞋市场,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信息,带动双星在技术上快速升级。由于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高,使双星敢于与洋品牌同台竞技并逐渐崭露头角。
实际上技术并不神秘,多数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应用技术和工业设计方面的特色来推出高端产品,TCL钻石手机、夏新A8手机,都没有核心技术,前者是捕捉了一个概念,后者则是在工业设计方面有所创新,都在高端市场获得了成功。当然,如果企业要具备持续推出高端产品的能力,那就必须通过加强研发使技术底蕴厚实一些才行,否则,只能偶尔推出几个高端产品,那是很难在高端市场真正站稳脚跟的,企业也无法树立起高端品牌的形象。
进入高端市场的另一个壁垒就是品牌。在多数情况下,品牌壁垒比技术壁垒还难以克服,因为品牌需要长时期积累,低端品牌总是不能给人足够的信任,高端市场的消费者对低端品牌有一种深刻的排斥感,这使得企业即使拥有一切必要的技术和产品的前提下,仍然无法真正进入高端,而要获得客户信任,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这个成本非常高。
除了一点一点的积累之外,企业还是可以找到提升品牌的“捷径”的。“捷径”主要有两条,这两条捷径本质上是利用了别人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品牌资源。
第一条“捷径”是收购,通过收购别人的高端品牌来进入高端市场。TCL收购施奈德,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都可以使自己避免在国际化中的品牌劣势,从而进入一个欧美市场,这个市场相比于中国市场来说,可以看作是高端市场。不仅象我国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有必要通过收购高端品牌来规避品牌弱势,就是世界一流企业也普遍使用收购高端品牌的战略。例如,福特汽车在1990年2年收购了英国的“美洲豹”(Jaguar)品牌,进入了欧洲高档汽车市场。“美洲豹”这个品牌是里昂斯和韦尔姆在1922年创立的边斗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美洲豹在全球车迷中树立了典雅高贵的印象。现在,这款车包括技术在内的内涵都是福特的,但却保留了美洲豹(Jaguar)传统的外型和品牌。依靠这个品牌,“美洲豹”牌的车在欧洲卖的价格,就能比福特其它的欧洲车型贵一倍。所以收购高端市场的品牌这种战略,适用于国际上的一切企业,包括那些世界顶级企业。任何一个企业的品牌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包打天下,通过收购高端品牌的目的都是为了进入一个特定的、高端的细分市场,有时候是区域性的高端细分市场,例如,美洲豹(Jaguar)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就不是福特汽车自有品牌能够企及的。当企业在进入一个高端市场遭遇品牌壁垒时,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品牌积累来克服品牌壁垒,则投入大、时间长,很有可能错过最好的市场机会,一般是不划算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可以收购一个现有的高端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