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你能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金子

   2023-12-16 互联网1850

  有时为有时不为

  投身商海,气象万千,眼花缭乱。看着是商机其实是陷阱,看着不起眼儿其实是商机的事儿比比皆是。在这么多年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时为有时不为,有所求有所不求”。是李晓林经常告诫自己的总旨

  达到这种境界,看起来容易 ,做起来还真要有点定力。搞房地产投资并不是什么时期进场都有好机会,而是要首先选择有利于发展的经济周期中适合进入的时机。什么时候有所为,什么时候不为,还真是不太好把握。

  投资有风险,房地产业更是一掷千金,一不小心就要被吃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交界时期,各档各类住宅全面紧缺,凡是那时投资建房的商家都很容易挣到钱,但是后来商界蜂拥而上,一遇上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套死了一大批盲目投资的开发商。

  商海里老手李晓林的对这些都太明白了。他要求自己,没有稳操胜卷,不经过深思熟虑不上马。前十几年的六个项目,都是以和国企合作为主要方式的住宅、写字楼开发及酒店公寓的投资开发。但是,这种开发方式在市区内已基本接近尾声,下一步该怎么办?

  未来一二年内,北京的房地产业需求依然旺盛,但购买力的释放将趋于稳定。房地产投资在前几年已逐步显现出了一定的热度偏高,供大于求、产大于销。大量的投资沉淀于开发建设环节,全行业投资收益质量不高,对银行贷款风险度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针对这一倾向,政策施行了一定的调控,对产销及供需的错位进行纠正。这就是去年引起轩然大波的中央银行的121文件。尽管在今后的一二年里,产业界和一部分投资开发商会受到一定的约束甚至损失,还有一些被“劣汰”掉了,但是李晓林相信,这种影响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

  调查的结果已经很清楚,北京房地产市场目前供大于求。李晓林还是决定干一行爱一行,未来的几年仍坚持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方向不变,只不过在经营模式上有了变化。房地产的投资开发将以配合各区域的危旧房改造为主要切入点,同时对高科技产业及文化产业开始逐年加大投资力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