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博士汤潮:怎么用“哲学”赚钱?

   2023-04-12 互联网4230


  1994年,在清华召开了汤潮关于“知识主体”的论文研讨会。这个论文汤在哈佛大学以及东京大学的东方学大会上都宣读过。这时候,有来自台湾以及日本的商人找到他,想与他合作投资“北京最大的夜总会或桑拿浴”,“三个月收回投资”。“汤潮开了一家桑拿浴。”汤说这种舆论他不能接受。


  他在多伦多开了两家中文书店,因为在那里工作学习的时候买中文书非常困难。1998年,他的龙源电子期刊网开始运行。与互联网公司们一起,汤潮开始了漫长的“铺路”。2000年,汤潮提出“内容为王”,他认为这一口号是他最早提出的。“越到后来,消费者对内容的要求肯定越高。拿什么来保证高质量的内容供应?”汤潮的“知识主体”再次派上用场—首先要有知识产权,受到保护的知识产品才可能源源不断地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与龙源签约的作者或者期刊都能在网上查到自己作品的销售情况,对自己应得的分成一目了然。


  汤潮最早设想的赢利模式就是网上零售,但是进展缓慢。他没想到集团购买的力量在他能够支撑的时限到来之前喷发出来。“如果过了2005年还没有起色我就不知道会不会继续做下去了。”汤潮说。


  未来的主人翁


  年近50,汤潮的未来刚刚开始。


  现在,他在南戴河还有67亩海滨地,地产时代的纪念。除了文化,汤潮对其他产业已经失去了兴趣。


  汤潮认为他的电子期刊销售模式是独创,直到2002年,美国出现一个经销英文期刊的网站,“完全复制”汤的模式。最近,也有了一些做中文期刊的公司,但是规模无法与龙源相比。“我们的知识产权处理系统是很难模仿的,里面包含了我们不断积累的经验。”


  汤潮最后讲的故事是:一个朋友的孩子从他这里拿走100张新开发出的阅读卡(每张面值100元,可阅读龙源电子期刊1年)到机场去卖,一天卖掉80多张,赚了4000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