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对其老总非凡的眼光、魄力以及平易近人的作风津津乐道,有这样的领导,当然是公司的幸事。但实际上,作为一个领导,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必躬亲。对于蒙牛这样的企业来说,初级阶段也许靠老总的个人魅力就可以让公司顺利运转,但随着公司的飞速发展,人多了,事情杂了,盘子越转越大了,管理的矛盾就会日益突出,怎么能让这样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稳定有序地发展?
蒙牛的快速扩张仍在继续,在此过程中,势必还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管理新问题,蒙牛能否来得及发现并解决,现在只能打一个问号。
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市场实践告诉我们,真正做得长久的企业没有一个是靠速成的,细水长流才是做企业的哲学。与伊利、光明这样的老牌企业相比,蒙牛或许知名度上已经相差无几,但其速成也带来了根基不稳的现实。根深方能叶茂,同样道理,只有人才、技术、管理、资源等基础工作做好了,企业才能长久地茁壮成长,否则风雨稍大一点,便可能是树倒枝折的下场。
所以,笔者建议蒙牛高层对策的一些思考:
1、根据市场需求与企业资源,适当控制发展速度;
2、客观估计市场容量与发展空间,理性制定市场目标;
3、建设与扩充自己的奶源基地,保证产能需要;
4、快速建设和补充更加健全的渠道资源,抢占市场制高点;
5、在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提升品牌整体形象,从而提高品牌溢价能力;
6、积极引进人才,更要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
7、完善管理机制、打造管理团队,真正通过管理出效益。
孔府宴、秦池、爱多……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明星一个个前赴后继,陷入标王的泥潭,甚至走上绝路。如今,蒙牛也从刚刚过去的新标王争夺中胜出,它会否跌入下一个标王陷阱?历史是否重演?一切把握在它自己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