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60纸机试车的节骨眼上,李建华的母亲患了脑血栓,他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夜里回家守着母亲,天一亮就返回公司投入到工作中。李建华就这样撑了二十多天,华泰的一位老同志心疼地说他:“建华,你非要把自己累死呀!”
“担心对不住工人”
最使我骄傲的是华泰有一支积极向上、能拼能战、默默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他们是华泰最珍贵的财富。在华泰,工人们与经营者、领导者共同享受着公司的价值成长。
华泰在1989年建立了第一座宿舍楼,在第一批入住户中,有公司副总,有技术人员,有老职工,有刚结婚的青年工人,却没有李建华。
华泰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办理的,公司从来没有拖欠。李建华等公司领导人没有额外的医疗费、商业保险。
华泰多年来有一条规定,工人工资保底不封顶,领导人工资不封顶也不保底。华泰现有职工4000余人,2004年职工人均收入达1.65万元,这在黄河三角洲上的一个乡镇里是少见的。
在对高管层进行激励的同时,兼顾工人收入增长的企业薪酬制度一直未能建立起来,已成为社会分配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华泰在确定公司高层薪酬的时候,有两条主要参照标准:一是考虑公司业绩增长情况,企业业绩不增,管理层薪酬绝对不能提;二是考虑与公司职工收入比例限制,收入共同提高。2003年,华泰19名高级管理人员,除了三名独立董事和一名在集团领取报酬外,15名高管总报酬为137.64万元,人均9.176万元,比工人人均收入高5.56倍,比国资委所强调的国企12.5倍标准还低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