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人生中场:亿万财富凭什么

   2023-12-16 互联网1820
核心提示: 财力篇 亿万财富凭什么 代表人物:戴志康、刘汉元、李书福、张跃、李金元 这批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企业家们,都曾经

    财力篇 亿万财富凭什么

 

    代表人物:戴志康、刘汉元、李书福、张跃、李金元

 
    这批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企业家们,都曾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代。他们掘取的第一桶金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他们是如何捕捉商机的?如今,坐拥几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他们的财富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将《英才》采访过的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通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天狮集团总裁李金元进行分析,看看这几位正值人生中场且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们,都经历了怎样的财富积累过程。

    敢想敢做的一代

    李书福9岁时开始做小生意,从废品中提炼金银。

    1984年,年仅21岁的李书福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作坊式的小厂,替冰箱厂加工小配件。就在同一年,比李书福小一岁的刘汉元也开始不满足于技术员的工作,将家中仅剩的500元钱,投资于试验网箱养鱼,当年秋天就盈利1950元。

    与这两位相比,戴志康和张跃有创业的念头要晚许多。与刘汉元同岁的戴志康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着国际金融,也许当时他一心想着考研究生。做事狂热的张跃,彼时正把兴趣点放在文学上。

    转眼到了1992年,刘汉元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城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通威公司由此而来。曾几何时,还沉迷于艺术的张跃也在这一年创立了远大空调集团,要知道这离他靠着无压锅炉专利的转让费,获得第一桶金只有三年时间。

    在经历了工作、辞职、一文不名的动荡后,戴志康被任命为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的总经理,手中掌控的资金为6000万。而这也长时间影响了戴志康选择投资行业的标准:低于30%的利润不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