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君:获利复合发展模式

   2023-04-12 互联网4460
核心提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云南印象》还仅仅是一场在04年轰动全国的大型歌舞演出,但在孙健君看来,《云南印象》是一个可以包装上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云南印象》还仅仅是一场在04年轰动全国的大型歌舞演出,但在孙健君看来,《云南印象》是一个可以包装上市的项目。
 

  “去年的轰动,只是反映在舆论层面上的热潮,只有我们运作这个项目的人知道,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孙健君这些话语背后折射出,他一手创立的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公司(简称派格太合)正在逐步摆脱的单一盈利模式,打造一个多元化的传播平台。

  越开放越狭窄?

  10多年前,身在美国的孙健君,虽然拥有加州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却一直为找不到理想的事业起点而苦恼。1994年,孙健君带着从美国融到的一笔资金(其中包括他个人的少量投资)回国创业,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资成立了“派格影视公司(简称派格影视)”。孙健君代表美国投资方占49%的股权,北影厂占51%。这是当年最经典的股权设计方案,它代表着在“国有资产必须绝对控股”的政策底线下,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权益。

  派格影视制作的第一个电视栏目《联想环球影视》为孙健君打响了“第一炮”,仅在北京地区年广告收入就达1700万元。

  2001年,中国媒体产业政策正式开放。2004年,民营资本进入传媒产业的门槛被降到了最低。孙健君也曾经为这些政策条文感到兴奋。但是,在政策面利好层出不穷的局面下,孙健君却逐渐感觉到一张大网正在向他扑来。他意识到,政策环境的变化导致民营传媒公司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也更加混乱,原有的生存空间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收缩。

  派格早期的营销力量几乎全放在了电视台上。那时,电视节目是派格最主要的产品,只有节目能播出去,广告等其它收入才能进来。由于中国的电视频道资源一直被严格管制,没有向民营资本放开,这是最难控制的环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