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笑了,郑元豹笑了,可是市长又笑不出来了。
“他们怪我破坏了招商引资,让当地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我就对市长说,你别说这些,过去你们三天才生产一个杯,现在一天就能生产三个杯,让大家多得是应该的。”郑元豹说着说着就端起了茶杯。
武师打铁创业
沈阳中旭集团的董事长曾昌飚说郑元豹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但无论多么随和的人,作为拥有庞大资产的企业人士,都会或多或少地有点:偏执、自恋、不按常理出牌。
“什么?你说什么?”生于浙江乐清的他,乡音极重,为了听清他的发音,别人常要竖起双耳,可现在他也因听不清楚对方的话,而瞪圆了双眼,样子挺像他名字中一个字——“豹”。
待弄明白了问题后,郑元豹笑着摇摇手,“我都不具备,我只有自省。”“省”,此刻听上去很像“身”。
在这个自省的人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字:“文武之道”。
“文有文道,武有武德。它贯穿到我们为人处事的每个环节中,一旦遇到问题,我就在这四个字中寻找平衡之道。”郑元豹颇为认真。
道可道,非常道。从13岁开始一直习武到20多岁,几乎拜遍了当地名师,自己也曾当过武师的郑元豹,关于武学总能谈出几分道道。
“学武不仅锻炼了人的吃苦精神,还将人的潜力挖了出来。每当你练到已经一点点力气都没有了时,如果还能继续逼着自己再练下去,这就突破了自身的极限。”郑元豹不禁握住了拳。
“可习武还不算最苦的。打铁最苦。”
17岁时,他站在铁砧前,抡起了重达20多磅的大铁锤。困在灰暗的堂屋中,一锤下去,火星四溅,溅在皮肉上,掺杂着汗水,总是阵阵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