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一窝蜂似的“神舟六号”事件跟风营销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企业在运用‘事件营销’时缺乏平和的心态。”刘茜评论道。
刘茜认为,这些企业尤其看重当时有多少家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当时有多少人关注并购买了产品等短期效果,而忽略了后期连续性的管理,“当时销售量的提升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其实‘事件营销’本身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们能够对产品或品牌有一个认知,其他效果则取决于事后的相关工作”。
“单个事件产生的影响毕竟是短期的,而消费者对一种产品从认知到最终成为忠实的客户则是一个层积过程。”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公共关系系副教授何辉指出,“这就更需要事件过后有一个连续性的管理,需要企业在以后的活动中通过各种相关信息不断地提醒消费者,不至于事件降温后就被人们淡忘,前功尽弃。”因此,何辉建议,企业在事件营销之后可以顺水推舟地做适度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体验的机会,同时企业再通过广告潜移默化地培养消费者的这种偏好,慢慢地引导他们成为企业的忠实客户。
事件背景
众品牌争食“神六”盛宴
据东方早报10月12日报道,中国航天基金会所收到的赞助已经超过3000万元。中国航天事业冠名商分“合作伙伴”、“赞助商”和“特许企业”三类。“合作伙伴”是最高级别的冠名商,它同时也是“赞助商”。而中国航天基金会一般在一个行业或领域,只授权一个冠名商。
获得“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称号的共有8个企业,它们包括: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飞亚达(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查氏纺织有限公司、科龙集团、中石化长城润滑油、匹克运动鞋、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其中后4家是今年新增的冠名商。“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是中国航天事业最高级别的合作类型,其产品、技术、服务享有在所属领域内惟一可以使用“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中国航天专用产品”标识的相关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