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中国产业集百年困惑于一身

   2023-10-05 互联网1940


  产业结构比产业成长性更重要

  首先,因为结构问题的存在,产业总量上的增长,未必意味着产业内厂商的盈利增加和企业成长。产业结构上的散乱差,低水平恶性竞争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行业内厂商都不能指望跟随行业增长而实现企业成长。

  其次,对产业内的厂商来说,产业结构比产业成长性(行业总量上的增长)更重要。从一个资源配置错乱、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失效结构走向一个资源配置有效、产业竞争有序的适度竞争结构,将是“统治”未来20年中国产业大势的核心命题。产业结构变迁将是主导中国产业大势、影响产业机会和风险分布的最重要力量。这种结构变迁通常是以两种方式来领导和展开的:一是业态创新方式;二是产业整合方式。

  业态创新方式是指:通过对新的商业模式的创造和采用,淘汰或超越依赖旧业态而生存的竞争对手,从而取得那些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比如商业领域的连锁大卖场模式,它是对传统商业业态下的摊位店铺和百货商场模式的一次彻底超越,是商业业态的一次重大创新。业态创新取得的是原本属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即便在行业总量不增长的条件下,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成长。而且业态创新方式使企业在获得公司成长的同时还领导了产业的升级换代,直接驱动了产业向高级化方向的前进。

  产业整合方式是指:行业内的强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合并、合资、战略结盟等方式取得竞争对手的的产能、市场份额和经营性资源。这种方式将使整合者在快速获得企业成长的同时还改良了行业结构,优化了行业秩序,有利于作为整合者的公司在该行业内的未来生存和发展。中国的大多数产业都还处在重复建设现象很严重的“散、乱、差”状态,这为行业内强势企业留下了通过产业整合和结构改良努力获得公司成长的巨大空间。而在美国,各产业中的主导性企业在经过百年竞争和历次并购浪潮的洗礼之后大多已经进入寡头垄断的竞争均衡格局,各家寡头企业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市场份额分割已基本定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产业整合获得成长的空间已经极为有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