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譬如一个准备购买时装的女性,并不一定只是为了根据自己的体型特征,使自己变得更漂亮。很可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被潮流抛弃,或者只是为了战胜工作和生活中的那个“对抗者”。
弄清楚了顾客到底需要什么这个问题,品牌的管理者就能未雨绸缪的提前勾画出品牌推广的蓝图,知道我们到底该说些什么。
其二,让品牌成为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载体。
面对需求层次和欲望愈来愈高的顾客。许多时候,一个品牌仅凭个把产品功能已经很难打动顾客了。因为顾客的目光早已从这个功能是否能使我解决这个问题,提升到了这个品牌的整体属性,是否能使我实现某种形象超越,或达成某种社会欲望的满足。
譬如“我希望这种酒不但能使我感觉自己更像一个有钱人,更希望它能使别人感觉我还是一个有品味的人”。那么如果是这样,在开发产品时,品牌管理者不但要从产品的品质感上下功夫,使产品看上去更物有所值。同时,还要在文化品味上下功夫,使得品牌的使用者形象看上去显得卓尔不群。
再譬如,购买玉溪香烟的消费者并不只是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有能力消费几十块的烟。更希望透过消费玉溪香烟获得自己期望的价值感——我和你们从本质上就不一样!因此,奥美顾客关系行销公司为玉溪烟的顾客开发了“玉溪卡”。只要拥有玉溪卡,你就可以持卡在许多地方享受和他们不一样的服务。
再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移动推出的“我能”,虽然看上去有点像只是在通过这个诉求提升移动公司无处不能顺畅通讯的网络优势。但是再向深处看我们会发现,其实也在向顾客推广一种开拓事业中最不可缺少的自信。诸位,这难道不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需求满足么?
其三,超越顾客的需求。
其实许多时候,顾客就像婴儿一样,尽管心智深处已经有了潜在的需求,但是可能由于自身感知能力,或者整理能力所致,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概括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