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政从内到外将彻底改造长虹,实现从“火车头”到“联合舰队”的变革。新长虹将所有机构划分为三类:总部职能机构、产业公司以及服务平台。将大约100家工厂重新划分为13个产业公司,与以前“集权式”管理相比,长虹新组织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放权”,总部将采购、计划、财务、质量、人力资源、销售等六方面权力下放到各产业公司,唯一“收”的是财务。关于组织结构的调整,新政又将旗下产业分成三大类,核心业务(彩电)、战略业务(空调、电子产品、电池)和新兴业务(视听、网络产品、信息家电),在管理模式上,核心业务会相对集权,战略业务相对分权,新兴业务则高度分权。
作为倪润峰时代的“中国最大彩电生产基地”战略,它所带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市场反应迟钝、各产业公司责任不明确、资源浪费,最严重的问题其实是“以集中采购、集中生产、集中销售为主的经营模式”对产业价值链中上游的资源把握一的缺失,一旦产业升级,原有优势势必空心化。
虽然长虹仍处于市场生态系统的中枢位置,但长虹能否在新的市场生态系统继续占有优势委实堪忧,从价值链的三大话语权来看长虹均有缺失,第一,技术话语权。长虹与其他国产品牌一样,基本处于劣势,甚至相比之下,TCL、康佳、创维等竞争对手在炒作技术话语权上下的功夫比长虹更多更足,随着TTE的出现,TCL已经跃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二者已非同台竞技。第二,市场话语权。除非长虹真能以债换权夺得APEX并且真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国际市场,否则国际市场长虹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而在国内市场,其领头羊的位置其实已经被康佳、TCL暂时取代;第三,消费者话语权。长虹在中低端消费者上还有很大号召力,但高端消费者则品牌疲弱。
尽管如此,机遇对长虹而言依然存在,因为新的高端市场仅仅初兴,平板仍处于轮换领跑阶段,高清数字电视的市场与数字电视信号的普及、广电总局的力度、高清晰数字节目来源的丰富有很大关系,长虹作为国有企业仍有相当强的切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