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中国战略的10个关键词

   2024-01-18 互联网1160


  8、定位和选择

  当然这看起来似乎永远做不到,周伟焜开玩笑的说,因为8年-10年内中国市场的规模不可能像美国那么大。而即使IBM在中国的深度比起竞争对手表现不错,但跟总部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甚至跟一些高管、客户说,有时候也要伤脑筋才能找到我所需要的人,我得出一个结论,本地化有可能并不是IBM在中国目前最紧急达到的目标。”

  也许5年后周伟焜再接受采访谈这个话题更合适,但IBM在中国已经和合作伙伴、客户一起成长了。在很多领域,“一些客户希望我们帮他做项目规划,一些客户要把市场导向变成客户导向,最多的是财务管理……很多项目我们是做完以后再做IT、信息化方面的事。”IBM也继续纵深发展,其全球第7个研究中心设在中国,今年底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将达1500人(其中1496人都来自本土),而且在中国迈向全球化的第二波(创新中心;第一波是制造中心)中,IBM希望做更多的工作。“就像办公室里的黑板白板,每年每季度都画上漂亮的图画。”周伟焜形象地说。

  9、执行

  直到现在,郭士纳刚到IBM时说的一句话仍然有效:“(很多人)提不了几个真正的战略问题,很难形成统一的IBM总体观点。”即使这样,进入2004年的IBM为自1995年软件部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转型而全体行动起来,基于五大软件产品:WebSphere(对阵BEA)、Lotus(对阵微软)、Tivoli(对阵CA)、DB2(对阵Oracle)以及Rational,IBM将向12个重点行业及60余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5月份IBM又在全球推出Workplace,不仅大大降低客户的IT管理费用,而且将改变全球办公软件的格局。

  10、核心价值

  郭士纳还说过,“每个产业都有一个整合者,IBM独特的位置应该是成为生产线最后的角色。”近年来尤其在芯片业,拥有12寸芯片厂、0.13微米制程的IBM正不断从台积电或联电手中抢走订单,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在美林主办的研讨会上提出IBM是未来主要竞争对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