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武装中国”的超级本土化的方针
基于以上“遏制日本”的战略,所以在通用汽车的眼中,中国绝对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销售基地,更应当是“反日联合阵线”的“同盟军”,要想使中国这个“第三世界”的“同盟军”发挥作用,就必须彻底地“武装中国”,所以通用汽车在中国采取了比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的“本土化”加起来还要“本土化”的措施。
2.1培育中国自主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句笑话叫做“炒股炒成股东,泡妞泡成老公”,跨国汽车巨子们无疑是心领神会的,他们想在中国卖车,却不想最终卖成中国车。日系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的近邻和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国,作为在进口车占一半以上份额,日系车在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涉入程度上却远较欧美系而低。论者常以为这是日本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的表现,实则大缪不然,日本人这一手其实挺高,他用的是战国时代的“远交近攻”之策,在欧美早已实现本地化经营但在中国却采用强势的出口战略,以丰田(其竞争力可能比通用更为强大)为例,二十年来在全国的合资企业达到21家为每年大量进口的丰田车提供服务,然而竟没有整车厂!日本人的漏算之处在于中国人的古典谋略博大精深,“远交近攻”未必就不能破解,所以当中国人采取“以夷制夷”的时候,日本人也就乐不起来了,近两年不得不更深层次地卷入中国汽车产业链就成为必然。
通用的理解力则强得多,1997年通用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设立了本土的汽车设计中心,培养本土的设计人才,提高本土的设计能力,并率先给出“一年一个新车型”的承诺(反观桑塔纳一个车型用了11年之久)。近乎孤注一掷的15亿美元的巨额投入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上海通用已经成为通用汽车全球五大JIT样板企业之一,不仅开发了自主的精益生产体系“SGM-GMS”,而且为泰国通用、印度通用完成了上百人次的培训工作,在通用的亚洲版图里已俨然有“旗舰”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