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的七年之痒

   2024-02-18 互联网1180


  ——竞争加剧却必须合作。无论是IT科技产品还是家电、手机等个人消费品,在中国市场上都既有强大的欧、美、日、韩等“国际军团”,也有众多屹立于强手之林的民族企业,竞争之惨烈令人乍舌。以手机市场为例,诺基亚本来就与摩托罗拉等纷争得如火如荼,当国产品牌波导、TCL、联想揭竿而起,一举夺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时,众多国外巨头开始考虑在分销渠道、零售终端上的合作,于是出现了“竞合”;国内大型咨询公司凭借本土管理咨询的优势品牌,与国内外一流管理软件供应商谋求策略合作关系,同样走上一条“竞合”的道路——在某些功能与专业方面进行着积极主动的尝试性合作,在相关领域联合为客户提供整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彼此的合作伙伴。

  ——为对付越来越不稳定的环境,必须有更执着、稳定的目标和动荡、不稳定的组织机构。裁员与重组的战略是治疗组织竞争乏力的利器,激发了公司活力,却可能挫伤了客户信心。企业领导必须在这种貌似相容的困境中挑战自身的观念和做法。如此林林总总,归根到底执行变革的领导首先要改变自己,走出办公室,到四处看看,多去生产或业务一线,多到客户那儿去,去身临其境地“深潜”,而不是蜻蜓点水,惊鸿一瞥;竞争需要“经验主义”:进行艰苦的尝试,迅速试验和重点试验,同时务必提供倾听的论坛,真正倡导开放式的倾听、分享和认识微小的成功与失败;身体力行地接纳并修正失败——没有失败不叫变革;让客户和执着的目标来“教育”员工,在混乱中最有效的控制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的控制,让客户的声音和竞争者的声音进来,保持变革能与市场紧随而不失去方向,同时加强内部的紧迫感和自我控制意识;最后,注重在公司内部提升、重用那些善于接纳似乎自相矛盾的悖论的人,真正了解客户并能对其有效需求做出全面反应的人,让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变革的坚实力量。

  ——动荡的变革环境要求重新考虑支持系统:建立并支持一线人员发挥主动性和简单的反馈系统,考核那些对经营主旨最为重要的矛盾。在众多生产制造类企业的大型车间里,我们不难发现在生产线附近留出足够的地方供班组开会使用,并备有黑板或白板可以进行简要分析。在一家冰箱配件生产车间里,还因精心在墙上挂满了考核各项基本指标的数据而与众不同。“随时生产,随时记录数据,工具简便、易行、还看得见”,现场的工人很自豪的向我们这么介绍,他们已将日本企业的看板管理加以了灵活运用。简言之,他们实行的是“直观管理”。我们相信,最好的战略是在前沿阵地把事件做得好上加好,有效的领导是对前沿阵地正在实施作业的人进行考核,并迅速改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