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视点:知人善用 攻心为上

   2023-12-16 互联网1640

二、怎样才能正确使用人才、善用人才、用当其才。

一是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忌求全责备。人总有长处和短处,最伟大的人物也有不足,用人所长,他的作用就能发挥,用其所短,必然有英雄无用武之感。

有效的领导者要经常会这样提问题,当你认为你的下级不行、不得力时,你是否问过自己,你的下级有什么长处?交给他的工作是否能发挥他的长处?你为你的下级发挥长处创造了条件没有?如果这些问题你没有明确的答案,你就说你的下级不得力、不行,他们能服气吗?明智的领导者都应懂得,得力不得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键是看你会不会用你的下级。用其所长就得力,用其所短就不得力。用人最忌讳的是勉为其难,如果硬是要你的下级干他不善于干的、不擅长干的工作,自然难以奏效,这时你不满意,他也感到委屈,久而久之,上下级关系必然紧张。如果他的长处得到施展,他对组织的贡献得到认可,自然就乐于在你的领导下工作,工作关系也当然就很融洽。

必须明确指出,用人之长,绝不是投其所好,一个人的所好,并不代表是其人的长处。所好往往是个人欲望的表现,所长是个人的长处,用人所长是发挥其才干,投其所好,必然助长其欲望。须知,若坚持用人所长,则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能人变庸人,若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所以用人要择才任势。使天资、秉性、特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得其所。“善任厚待,宽严相济”是中国传统的用人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上仍然适用。

二是量才而用,用当其才,合理安排,扬长避短,不拘小节,敢于用人,忌不用比已强的人。清人顾嗣协写过这样的一首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生动地说明了人才使用贵在量才而用、用当其才的道理。

合理安排,扬长避短。根据人才不同的特长、水平、性格,安排相应的岗位,有真才实学,品行良好的,一定要安排到关键岗位,好钢用在刀刃上。

不拘小节,敢于用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才也有缺点,特别是做出成绩后,自然会引来嫉妒和非议。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有护才之魄,惜才之心,对那些做出成绩,但有点失误的人才要爱护、鼓励、帮助改进,并大胆地使用。

能用“度外之人”。所谓“度外之人”是指跟自己疏远的人才。当今许多的企业领导者对奉承拍马者,无才也是才,而对诚实正直、敢于指出领导错误、甚至敢于批评领导者的人,有才也是无才,结果是把企业推向危险的境地。而那些善于使用“度外之人”的领导者,就更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另外,还要善于使用那些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刘邦能得天下,是因为有张良的谋略,萧何的内助,韩信的善战,刘备没有因为诸葛亮超过自己而不加以重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更是善用比他强的人,他死后有人为他刻的墓碑碑文:“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而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

 三、领导者必须正确地运用用人艺术 

用人艺术是一种奇异而富有成效的领导方法,因而,领导者正确运用用人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实现行政组织目标,更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善于识才 

用才必先识才,识才是为了更好地用才,在现今的改革大潮中,有很多技术过硬、能力强、具有管理和开拓精神的人才聚集在我们身边,以期待着领导者的赏识、重用。当然,人才也不尽相同。李逵、张飞是善于冲锋陷阵的人才;林黛玉、薛宝钗是善于手工绣花的人才;“人器过人、好论军计”的马谡是咨询参谋人才。诸葛亮平定南方“七擒孟获”,就是采纳了马谡的“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计谋而取胜的。后来,他带兵打仗痛失街亭,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马谡是个人才。马谡失街亭,罪在马谡,过在孔明。领导者用人,如果只看其实际经验,只看其政绩,不是什么高超的识才艺术,认识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才是高超的识才艺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早已家喻户晓,从这个典故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萧何识才的过人之处。由古论今,在我国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领导应该“铁肩担道义,慧眼识英才”,放开眼界发现人才,坚持以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发展地考察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考察测评机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严格考察,才能正确地识别人、发现人,得到贤能志士。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