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风格“指令+领跑”能长久吗
其次,在日常领导行为上,A君的主要特点是发布指令和亲力亲为。或许他认为这样做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继而获得下属的认同和拥戴,殊不知这样不但耗用了自己太多时间而无暇顾及其他重要工作,同时下属也并不买账,特别是那些有能力和善于自我激励的员工——— 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被束缚了手脚,不能相对独立地开展自己胜任的工作,结果是其工作积极性被挫伤。
管理者们日常的管理行为虽然多种多样甚至千变万化,但大体可以概括为六种模式:指令型、愿景型、民主型、亲和型、领跑型和辅导性。这些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区分杰出领导者和平庸之辈的重要因素。领导风格本身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关键在于经理人是否能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灵活、综合运用,从而在自己领导的组织中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令下属乐于在工作中付出额外努力并最终提升组织绩效。
对照这六种领导风格,A君恐怕只是在指令型和领跑型上有集中的体现,而这两种管理风格只能体现出短期有效性,长期运用则会对组织气氛带来负面影响,继而影响组织绩效。研究表明,注重在工作中向下属适时展现令人兴奋和向往的发展愿景并更多采用参与、授权和辅导的管理方式,能有效提升下属的能力素质和敬业度并提升组织绩效。
对A君而言,若想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就要在正确理解管理角色要求的基础上学习综合运用多种领导风格。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
(Hay(合益)集团咨询总监唐一庆)
缺失时间管理:猪八戒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
一个部门管理者,如何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时间管理?如果还沿用过去独立贡献者的工作方式,则会让自己陷入到事务性的工作中而不能上升到新高度。
分析Manager A一天的工作清单不难发现:他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分出轻重缓急,也没有事前的行动计划。看不出他这一天想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始终处于“猪八戒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被动局面。
要事第一。这需要管理者学会制定工作计划:事前就清楚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再进行优先排序,同时从最重要紧急的事情做起。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纬度,可将工作内容划分为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对所有需要做的工作事前进行归类,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Manager A则是“鼻子眉毛一把抓”,最终因时间不够、精力有限而不了了之。
中基层管理者在组织内部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从Manager A应该扮演的角色来看他工作的一天,20%分给了上司和同级人员,80%分给了下属。这之间的时间分配严重失衡,导致了他承上角色的丢失。ManagerA需要重新对工作的时间安排和内容进行权衡,及时有效地从下属的事情中抽身出来,把时间用于增进上司沟通和组织分派的任务上。加强与上司的双向交流与沟通,真正理解高层的战略思维,然后以此为目标把握做事的方向。以更宽阔的视野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增值空间。
在培养时间管理的原则和习惯之外,还要学会授权。作为一个团队管理者,要清楚地认识到尽管人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但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找到擅长解决不同事情的人,同时授权并予以激励。激发了下属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减少向自己汇报的窗口,把行动的主动性还给下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