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牧区生产周期及资金季节需求规律和金融取向

   2023-06-15 互联网3130


  3、扩大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空间,但银行利率上浮难以真正实现。由于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的扩大,有助于银行灵活实施信贷政策,对银行信贷政策和经营战略的灵活实施有利。据调查,银行的优质贷款客户以低利率来争取贷款,低质客户由于风险较大,即使加大上浮利率幅度,也有悖于稳健经营,这就造成信贷政策与盈利能力的矛盾,优质客户能承受上浮利率,银行却要下浮利率,低质客户不能消化上浮利率,银行却要提高利率。由于银行经营都趋向于优质客户,不执行上浮利率的趋势将延续下去。利率上浮难以真正实现。

  (八)一刀切的利率政策,增加了畜牧业经济和牧民负担。我国目前利率水平和结构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贷款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政策允许国内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动10%。最高可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100%。扩大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空间,但银行利率上浮难以真正实现对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关系。据调查,一是牧区很多畜产品加工企业都为中、低质客户和新发展企业,底子薄,规模小,信用等级平定低。银行的优质贷款客户以低利率来争取贷款,低质客户由于风险较大,往往以高利率来争取贷款,这就造成信贷政策与盈利能力的矛盾,优质客户能承受上浮利率,银行却要下浮利率,低质客户不能消化上浮利率,银行却要提高利率。由于银行经营都趋向于优质客户,因此,畜牧业加工企业不但享受不到优惠政策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取得贷款的机遇。二是增加了牧民的负担。由于个体工商户经营利润较高,其需要贷款的呼声也较高,消化费用的能力强,更能承受利率上浮压力。这一政策对个体工商户影响不大。但对养殖业农牧民来说负担加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受到制约。养殖业属微利经营,畜产品收购价格偏低,饲草料价格猛涨,再加上高额的利息成本牧民很难承受,而且今后牧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龙头企业加牧户的形式,由于公司要从牧户手中收购畜产品,加工后销售,属中间环节,增加了收购资金成本,因此会将增加成本转嫁到牧民身上,对牧民的发展不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