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随着规模扩大,人员增加,大家的价值观不象以前那么统一,需要再次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产生共振的地方越大,凝聚力就越强。通过规范化管理要建立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管理体系。通过这种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使企业常规的事件纳入制度化管理,然后经理人员对例外事件进行随机管理,逐步有一个体系来保证企业的运营。这相当于整套的游戏规则,如果大家都能按这个规则来运营,那么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就强了。
管理规范化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每个人应该干什么,怎样去干,怎样能干好,怎样算干好,干好干不好又怎么样。应该干什么是目标,怎样干是组织执行,怎样能干好是控制,怎样算干好是考核,干好干不好是最后的奖惩问题。
管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而具体到企业管理又有很强的专业性。我们不能说哪种管理模式是最好的,只能说它是最合适的。当规范化的管理通过管理机制形成一个系统,它对企业来说就是一项稀缺的资源。管理规范化有仅仅是解决现在的问题,它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
那么,二次创业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呢?
二次创业成败的关键是领导人首先要更新观念。因为无论是制度的规范化、资本的股份化、队伍的职业化都要建立在最高领导人观念转变的基础上。
创业领导人对二次创业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要审时度势地进行推动。二次创业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同时还要有到位的物质为基础,从精神意义上来讲,就是要激励大家,调动创业激情。但只提倡这些是不够的,它需要内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设计,建立相应的制度、标准和规范,由“人治”转向“法治”,由“经验管理”转向“职业化管理”,建立起以战略为导向的职业化管理平台通过规范化管理。随着管理重心的下降,领导人的权利就要分解,这对许多企业领导人来说也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