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对卖场的进货单、收据、结款单分类分店管理,减少超期帐款、大宗帐款,及时追款降低卖场的帐款风险;
7通过各种手段融资,保证卖场供货必需的资金承受能力;
8争取以“经销商”为合同乙方,与卖场建立稳定的供货合同(以经销商为合同主体交进店费,代理的所有产品只需交条码费);
3、未来的通路结构会呈现以下态势
1不会再由省级代理商出现,经销商的经销区域会以市、县、区为单位。省会城市同一产品会出现两个以上经销商互相竞争。
2部分有实力的大厂家会直营5000平米以上的大卖场,但大多数厂家的,卖场还是会由经销商供货。
3越来越多的厂家会执行预售制,商流(客户开发、回访、接单)由厂家完成,经销商只提供物流和资金流。
4具备专业卖场供货能力和终端售点配送能力的新型经销商(贸易公司),会成为厂家的新宠,部分优秀者会后向发展——自创品牌,找厂家代加工。
5未能及时完成上述转型的经销商会变异或者被淘汰——有的倒闭、有的沦为批零店、有的会自己开超市。
市场在变、通路结构在变、厂家对代理商的需求也在变。“愤愤不平”、“坐忆当日风流”、“骂厂家背信弃义”都没有意义,要进的是抓住变化的主要趋势,重新塑造自己的竞争优势,让更多的厂家“离不开你”。
二、经销商能从厂家身上得到的真正有含金量的东西什么?
厂家扶持是经销商发展的催化剂,聪明的经销商在厂商交易过程不应该只盯着如何拿到更低的价格,争取更多的促销支持甚至如何截流广告费用……这些只是一时之利,从长远角度看厂家能提供给经销商真正有含金量的东西有3件。
1、网络。
网络并不意味着你认识几个外地大客户。
仅靠利润差价和酒肉之交维系的客户也不能称之为网络,有奶就是娘,是他们对你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