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F法在资金投放战略中的运用

   2023-06-15 互联网3270


  四、风险因素考虑和NPV的计算

  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总是有一定风险。所谓的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即一项行动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若一项行动只有一个结果则不具有风险。经济的不稳定和市场的不完善,使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给以充分的重视。投资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下面从这两种方法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在资金投放战略中的应用。

  1、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基本思路是: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低风险的项目用较低的贴现率去计算,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选择方案。因此,此种方法的中心是根据风险的大小来调整贴现率。

  计算为:E(A)=E(B)=3000D(A)=D(B)=632.4Q(A)=Q(B)=0.21

  K(A)=K(B)=I+B*Q=6%+0.1*0.21*100%=8.1%

  NPV(A)=1775

  NPV(B)=1375

  (注:计算过程略。K代表风险报酬率,I代表无风险报酬率,B代表风险报酬斜率,Q代表风险程度。B假定为0.1)

  2、肯定当量法

  肯定当量的基本思路是:先用一个系数把有风险的现金流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流,然后用无风险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以净现值法来判断方案的优劣。在运用肯定当量法时,关键是确定肯定当量系数。肯定当量系数是指,肯定的现金流对与之相当的不肯定的期望现金流的比值,它代表了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此系数的确定有几种方式,如根据历史资料进行推断、由经验丰富的分析人员进行主观判断、根据变异系数与其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在此我们不做详细讨论。由上面的计算可知变异系数为0.21,根据变异系数和肯定当量系数的关系,假定肯定当量系数为0.8(表略,为经验数据)。

  因为E(A)=E(B)=3000,所以,两个方案的肯定当量为3000*0.8=240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NPV(A)=2400/(1+6%)-1000=1264;NPV(B)=1015。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