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优秀者并不是顶尖的。以德国为核心的部分欧洲国家在建立精良制造方面的文化天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支强大力量,他们正在随着全球化的过程而遏制日本攻势。日本制造的产品正在淡出欧洲市场。
将所有国家制造业的文化进行评判,可以划分为三个能级:
第一个能级是精密制造文化,代表性的民族是日耳曼民族;
第二个能级是标准制造文化,代表性的民族是日本;
第三个能级是基本制造文化,代表性的民族是中国。
德国、日本、中国目前处于这三个能级之列,在精密制造上,日本遇到了德国及北欧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日本产品全面落败,高级轿车无法与德国奔驰、宝马媲美,高级手表无法与瑞士抗衡;在基础制造业方面,中国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的产品正在进一步压缩日本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中国人办法多得是,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影响也大,未来究竟还会抢日本人多少市场份额,我们走着瞧……
综观中国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从事多种产业是正常的,那么,这一民族文化与所从事的某一产业所需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各民族的文化是有个性的,是各具特质的,而产业发展所需的文化特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冲突的发生就在此。
冲突表现不明显时,是因为竞争尚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消费者要求也不高,当我们发现消费者精挑细选、反复比较时;当我们想把自己的产业做成行业一流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所从事产业所需要的文化与我们的群族文化就会发生冲突或不相称,中国摩托车产业很快就会显现出这种症状。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思考有效对策。
中国摩托车制造处在汉民族文化氛围内多年。
我们都知道,在世界文化形态中,汉民族文化处于中间状态,它既不像德国人那么讲规则,也不像印度人那样随心所欲,汉民族文化个性不可能支撑我们做软件超过印度,做制造超过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