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首推税制改革、预算制度和财政体制

   2023-06-15 互联网3180


  此外,中国还将继续完善农村税费、出口退税机制等体制创新,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和关税制度,研究开征物业税等措施,将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更加公平、规范的税收制度。

  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近年来,中国财政围绕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通过实施“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预算的公平性、公开性、透明度和完整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仅是加强财政管理、建设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继续深化上述改革的同时,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上。

  收支分类是财政管理的基础,也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必须要有的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逐步确立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各项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现行预算收支税目体系的不适应性和弊端日益突出。

  现在财政报送人大的预算并不能清晰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预算报告与各类报表不一致,不利于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为了落实中国政府关于推进政务公开的要求,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去年以来,我们在充分借鉴OECD国家政府收支分类框架设计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选择部分中央部门和部分省市进行了模拟试点。总体上看,模拟试点工作开展比较顺利。下一步,我们将在对模拟试点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把可以预见的问题事前解决,争取主动。同时,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培训相关制度软件的修改工作;做好与相关部门特别是与这项改革关系密切的统计、税务、银行等部门的协调工作。此外,我们要求未参加试点的地区提前介入,学习试点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扎实做好推进这项改革的准备工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