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竞争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封锁别人、挤压别人,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用自己的优势换取别人的优势,实现双方优势对接,也是重要的乃至高明的策略。
十、“原地提升”对策
根据国际大市场重新调整中国各个产业的格局,是今后中国经济遇到的严重任务。这种调整,可以采取“另起炉灶”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原地提升”的方式。各有各的好处。所谓原地提升,就是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基础和资源,减少不必要的代价和震动。都另起炉灶不一定是最上策。
山东省德州邮政局的事例很有启示作用。邮政和电信分开经营之后,邮政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怎么办?他们想了一条很“现实”又很有效的出路——努力把邮政的“信息流”改造成“信息流加物流”的综合网络。他们的邮政网络,既送信,又送商品。用户门前的邮政箱,既是送信箱,又是送货箱,还是广告箱。
十一、“照虎画猫”对策
这里说的是如何学习外国企业的管理经验。不是“照猫画虎”,因为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比较起来,他们不是猫;也不是“照虎画虎”,因为中国企业一般来说还不是虎。最实事求是的办法应该是“照虎画猫”。学习他们的经验,但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快餐业发展就有这个问题,应该说一些企业犯了“照猫画虎”和“照虎画虎”的毛病。上来就要和“麦当劳”、“肯德基”一决雌雄,结果往往很快败下阵来。倒是有一些调子不那么高的中国快餐连锁店在悄悄地发展。
十二、“品牌经营”对策
中国有可能很快就成为制造大国,但在相当长时间内,还难以摆脱“品牌小国”的地位,因此就应该更加重视品牌经营的问题。
一个是“品牌整合”,我国中小企业多。以啤酒为例,日本3家啤酒企业占国内市场的80%,我国3家最大的啤酒企业占国内市场不到10%,仍然是规模很小的企业。企业利用品牌整合国内资源,可以迅速扩大规模。青啤的事例,五粮液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利用品牌实现跨业经营,红塔集团、大红鹰都是这样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