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庭波表示,所幸的是,华为3G研发团队大都是1998年后组织起来的,人员较新,对华为管理流程调整很快适应并坚持了下来,保持了3G研发队伍的持续和完整。
而那一年中,任正非为了公司长远竞争力与国际平台的对接,在华为内部大规模推行一套对原有体系伤筋动骨的大调整——以“削足适履”的口号强行推行IBM的一套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为了硬性推行这套后来让华为受益匪浅的管理流程,华为为此在那一年前后流失了超过30%不适应此管理文化的研发人员。
华为3G的十年并非是一个用钱堆积起来的历史。
华为在第一阵营?
“已经有电信顾问公司把华为推在3G的第一阵营。”陈朝晖说。
但华为在这场赌局的不确定因素无处不在:华为的3G启动之时,实际上也是自己追赶2G的开始,用华为员工的话说,经过十年努力,华为在2G领域内取得的份额仍然是微不足道的,仅在中国市场上,爱立信、诺基亚等海外巨头掳走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每年中国价值1500亿元的电信设备投资大多落入他人之口,而华为、中兴等厂商拿到的份额仅在10%左右。
海外市场更是如此——华为的3G,几乎是在一片从未涉足的市场推行一套最为先进的网络设备,这是一个明显的劣势,何况华为的目标战场欧洲,正是3G巨人爱立信盘距之地。
2003年12月18日,华为实现了其3G设备销售的开山之作——成为香港移动运营商SUNDAYWCDMA商用网络的基础网络及业务平台的独家供应商;一周之后,世界500强之一的阿联酋电信(EmiratesTelecommunicationsCorporation,简称Etisalat)宣布,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独家承建的阿联酋电信WCDMA3G网络正式投入商用,华为公司作为独家供应商。
有人奚落华为说,华为拿到的3G合约中,大都是全球非主流市场、非发达国家地区的项目,而华为中标的荷兰Telfort则被认为是一个规模尚小的运营商,但是今年4月底,华为以入选英国电信(BT)未来五年优先供应商而有力地回应了这些质疑,此次“中榜”让华为第一次站到了与爱立信、思科、西门子等七家一流供应商的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