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权”问题即将解决之后,马云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内部治理上,如何在不“失控”状态下保持高速增长,毫不意外的成为马云的又一心病。
6月6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于本月8日完成私有化的同时,任命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邵晓锋兼任集团首席风险官。而这也是阿里巴巴成立13年来,首次设立的岗位。甚至,这一职位在国际国内的公司中都并不常见,仅在一些美国金融公司存在。
邵晓锋说,“风险控制”是阿里巴巴集团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都要去思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浮出,是对阿里巴巴自身规模高速增长下,所潜伏的内在、外在矛盾的把控需要。
“不是价值观没用,而是被稀释”
“阿里巴巴目前最大的风险就是什么?是价值观。”邵晓锋表示。
价值观,也是马云近一年来最常挂在嘴上的词汇。去年9月,在支付宝转移、淘宝分拆之后,马云内部邮件直指淘宝新员工存在公司价值观传承缺失的问题。此后,马云在多个公众场合,无不将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演讲主题。
今年3月,马云还凭借他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的身份,邀请一名大自然保护协会干事,来为阿里巴巴中层以上员工讲解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理念,给员工灌输“失控”与“控制”的和谐理念。
曾几何时,价值观一直是马云及阿里引以为豪的词汇。马云曾对外表示,免费并不是让淘宝活下来的最根本原因,同一时期其它的免费网站现在很多都死了。而最根本的原因是,阿里巴巴价值观笼罩下,所表现出的为贯彻用户第一的强执行力。
但现在变了,随着阿里体量的增长,员工人数的扩张,价值观问题甚至被阿里自己的员工所怀疑。
邵晓锋也坦露,有关价值观的讨论近一年来在阿里内部多次出现,但价值观并不是一个很“虚”的词汇。他强调,阿里近年来内部所产生的问题不但不能证明价值观没用,反而说明了价值观已经跟不上阿里扩张的速度。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员工总数已接近25000人。在扩张最厉害的阶段,阿里一年内就新增7000名员工,这怎能不让阿里的价值观得不到稀释?”
在2011年2月阿里巴巴B2B员工欺诈问题曝光后,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部门又于去年年底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腐败问题。今年3月,阿里巴巴采取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强制性员工转岗的措施,并要求集团旗下每个公司的每个部门在一年内不得净增200人。
阿里巴巴廉政部也在最近一年表现得极为活跃。该部门的负责人,也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蒋芳表示,过去5个月,廉政部共完成案件调查22起,查处违规员工27人,外包人员3人,移送至司法机关的员工6人。
如何制度化的保证内部廉洁?阿里巴巴也在一路学习之中。蒋芳称,她最近走访新加坡、香港,听到的最多提法就是“高薪养廉”,而“高薪养廉”的话题也在阿里内部几经讨论。“但这也要考虑本土情境。”蒋芳称,在与聚划算团队沟通时,她曾问聚划算员工最少多少工资才算是“高薪养廉”的底线,但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多方考虑之后,蒋芳认为,阿里员工的薪资在国内水平处于优势,并不低,要做到“养廉”,关键是要培养员工在公司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