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注意表情

   2024-02-18 互联网1150
核心提示:一、汉奸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账号下面跟满了要求给中国人民一个说法的跟帖其日本分社社长韩晓清那篇《认真反思日中关系,冷静评判香

一、“汉奸”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账号下面跟满了要求“给中国人民一个说法”的跟帖——其日本分社社长韩晓清那篇《认真反思日中关系,冷静评判香港保钓者行动》引发强烈不满,抗议者中包括对这家最高党报转型“公知”表示反对的左派民众,而主力确是一腔热血的爱国者,他们指责一味强调经济发展罔顾领土尊严是“软骨头”。

前天下午首发于环球网时,这篇文章还未引起多少波澜,但在多家门户网站昨日首页展示,并突出其中直斥保钓人士登岛是“害国行为”的论述后,韩社长戴定了“汉奸”的帽子。虽然胡锡进的下属们紧急地将她的身份更改为日中新闻社社长,但张宏良、李牧等已经要在微博上传播其日文名“石川尚代”:“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却弄个日本娘儿们当社长,还一口一个‘我们国家’,冒充中国人的身份教训中国人,批判爱国主义,散布汉奸言论,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公开斥责韩晓清的甚至包括了她理论上的同事——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他在昨天傍晚高兴地宣布韩文已被从环球网上删除:“但我们要永远记着这个作者、这篇文章,记着它的立场观点,记着它对日本的好,记着它对保钓人士的恶……有些人连最温和的抵制日货都不肯,还有一点血性、有一点原则吗?能让人家尊重吗?有人反对的理由是自己也会遭损失,天下哪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一点亏都不肯吃,能干成什么事?”

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晨那篇《海外华人声援“保钓”》,以及新华网此时头条《日本“歪曲历史”邪风当止》时,不知会不会让林社长消消气。而且,央视昨晚新闻1+1也已经在高呼“保卫钓鱼岛”时,由主播白岩松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谈及韩晓清之文:“无论这篇文章因何出炉,它发出的不同声音,以及它所代表的特殊媒体背景,都让它在今天引发了一些波澜。在当下,到底该如何看待民间团体的保钓行动,不同的舆论似乎发出的也是不同的声音……这篇文章还是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可能在几个方面如果处理得更妥当可能更好一些。这个文章有几个地方用词显得偏激一点。另外这个文章据说在日本最先用日文发的,后来翻译转载到中国的网络上。如果道理主要讲给中国民众听,首先不应该在日本用日文来发表。再就是谈到了中日建交以来,双方领导人决定搁置钓鱼岛这样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获得很多机遇、资源、贷款,举了很多具体例子。同时也要说明一点,日本也从中日建交,中国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很多巨大的利益,这样的判断应该比较完整一些。”

当然,白岩松也没有忘记环球时报那篇把钓鱼岛和战争相连的社评,甚至引用了那段“激进者不怕出事,甚至怕不出事,期盼用更大胆的行动‘倒逼’各自官方‘前进一大步’”的内幕推测,但他也还是要批评拔掉大使国旗并不“正当”,而且“以我的名义写的抵制日货的短信……真的不是我写的”。

环球时报也已把握节奏,今日头版大标题写明“日本首相寻求缓和关系,驻华大使淡化‘遇袭’事件,野田亲笔信被送到北京”,并有社评《日本放弃联美制华是中日缓和关键》:“日本首相野田通过日高级官员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带来亲笔信。据日方透露,野田在信中对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出现的紧张局势表示担忧。信中希望两国把握大局,促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我们愿意相信这是日本发出的不希望继续激化中日矛盾的重要信号。在日本官方多次提及‘在必要时向钓鱼岛地区派自卫队’,以及反复强调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之后,野田首相又摆出了一个软身段。”

这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报纸一边发表着《扩大亚洲反导,美国剑指中国》、《在南海,需要更多“有所作为”》,一边给东瀛邻国今后对华言行提供了个精确的百分比:“日本或许应当将其与美中关系的当前比重关系设计为51%对49%,在美日同盟和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之间取得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这比日本顺着美国的眼色同中国激烈摩擦,要有作为也内容丰富得多。”

在推荐这篇评论时,新浪编辑在头条专题里也同时放上了来自解放军报的声音,《安保条约成不了日本侵犯中国利益保护伞》:“国家利益不是儿戏,领土和主权完整事关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的事实不会因任何一方试图插手而有丝毫改变,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能因为一纸所谓条约和若干人的表态而在这一立场上有任何后退。”

“亲日”、“反日”,“主和”、“主战”——民意在爱国话题中冲撞不休,外交舞步更是扑朔迷离。据环球网昨天傍晚引用日本新闻网消息,日本驻中国大使丹羽宇一郎表示:“‘袭车’事件只是一个单独的案件,希望不要影响日中两国的友好大局……希望平静化处理”,根据报道加注一段,“值得注意的是,丹羽座车遭袭一事很快被在现场的人拍了照片并上传到了网络上。丹羽称:‘这迫使我们不得不马上公开这一问题。’”

“无声处理钓鱼岛问题”的时代或许真的已经结束了。今晨传来进展,被日方通报为分别悬挂京、皖车牌的那两辆宝马、奥迪已获中国警方展开调查。环球网引述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虽然有分析认为中方也能够‘快速解决’此事,但鉴于网上出现称赞该男子为‘英雄’的呼声,中国政府有可能为顾及国内的反日情绪而不得不慎重处理。同时,中国政府不希望因钓鱼岛问题上的两国对立影响到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纪念项目和民间活动。”

“英雄”里还有巾帼。一幅表现“北京女子向日本大使馆扔塑料瓶被问讯”的图片从昨天下午起被允许推荐在五大门户首页。重庆晨报不用像人民日报那样沉默是金,他们继续用一个整版聚焦“钓鱼岛之争”,虽然只有来自光明网的简短图片说明,但不妨碍双排大标题——《情绪激烈,中国女向日使馆扔瓶子;缓解对立,日本该做的不只写封信》。

根据凤凰网上午头条转发其卫视节目实录,称日本时事通信社北京记者站“从多名中国负责对日外交的官员处获知中国将对日本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不’原则。一是不登岛,二是不在岛上进行任何资源或环境的调查,三是不在岛上建任何建筑。”

午前,这家门户与环球网再引用日媒更新消息:“有关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乘公务车在北京被拦截,日本国旗被抢一事,据北京警方相关人士透露,警方已经确定并控制了嫌疑人。”

虽然大多数自由派公共知识分子还在批评愤青,赵楚更敢于在微博宣称“钓鱼岛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边远无人小岛”、讽刺“所谓爱国清流,主战高调唱到云端”,但此时,就在那两个网站上,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投票者认为“拔旗”不会加剧中日之间紧张关系,强调“民众抗议难免有过火的地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