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换域名了,从360buy.com换做了jd.com.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不换成jingdong.com,由此引发很多想象,其实都是胡思乱想。Jingdong.com也一直在京东手里,不作为主域名大概是考虑到了j和zh不分以及ong.eng.ang不分的若干地区人士,估计全拼他们也拼不对,所以还是简单成jd,比较好传播。不过比起域名的传播,更多的人还是把精力放在了机器狗上,关于狗压猫的说法最为吸引人,还引发了类似几十万给同学的什么段子,整个传播都变的娱乐化了。而甚少有人讨论,京东商城原来里面的商城两个字怎么不见了。我属于少数派,所以,我就想讨论一下商城那两个字怎么不见了。
Ps:当然,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出发点是看电商评论员李成东说京东难写,我觉得自己写得不错,就多写一点,以下观点完全出于本人自我解读,太过准确惊悚或者不靠谱也不要大惊小怪,谁让我是作者呢。
京东的平台化野心
电商的流量来源,就不做过多阐述了,肯定很少来自域名直接输入,大部分还是导航页和搜索,改一个简单域名的最直接目的还是试图减少对搜索引擎的入口依赖。当年刘强东吐槽京东两个字百度卖了八家,确实无奈。当然,我一直坚信,用户习惯极难改变,所以我就不深入讨论了,还是说说为什么去掉了商城。
去商城化和天猫的商城化完全形成鲜明对比,淘宝就没有叫商城,而是淘宝网。所以,这一举措是证明,京东已经不想再做一个商城了,同理可证,淘宝是多么想做一个商城啊。不做商城做什么呢?自然是平台。
个人感觉刘强东有一个强烈的平台化情节,这也是一直紧盯淘宝不放,而基本不理会其他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苏宁的一些战斗已经证明,苏宁不足惧,因为苏宁商城还做的一塌糊涂。
京东和淘宝的优势在于物流很好,这已经是淘宝很头疼的一个问题了,而且打算投资千亿来解决,但这种实体投资建设不是扩张品类,时间和经验门槛无法速成逾越。而京东劣势则在于,淘宝的平台化,包含了各种商业模式业态的大平台矩阵,是京东段时间内不可逾越的。淘宝旗下有taobao.com,tmall.com,alipay.com,alibaba.com,etao.com等等,而京东呢?虽然有360buy.com,jingdong.com,jd.com,可尼玛却都指向一个页面。所以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支付宝、b2b等等都有很大的鸿沟需要跨越,唯一大家都做的不好的,就是小而美。还有一个大家都没找到答案的领域,就是移动互联网。
如何逾越这些鸿沟呢?在整个行业低迷的今天,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所以京东收购了网银在线,实际上已经开始进军支付。而京东的pop平台,也基本有了一个C2C的雏形,虽然规模还不大,但已经蛮有声势。B2B、金融平台也已经在计划之中,虽然不可能一下在达到淘宝系的规模,但是做一个五脏俱全的麻雀还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做这个麻雀的第一步就是,去商城化,让京东不再是一个商城,而开始进行一个平台化的探索。
京东需要发力的四个横向区域
京东的发展一直不是太慢了,而是太快了,几万人的队伍带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至少我国电商领域甚至互联网领域,都没有这样成功的先例,所以纵向的市场竞争在当前是一个很凶险的问题,驾驭增长惯性就已经压力很大了,所以今年京东提出来的战略是“修养生息”。
抛开纵向的销售增长不谈,在横向领域,大概京东有四个主要战区需要重视,1物流增强2移动互联网3非标品平台4虚拟服务类产品,金融产品其实也蛮重要,但还是觉得今年做这个还有点早,因为阿里金融也才刚刚开始试水,这么不成熟的领域去和巨头直接竞争,是不太明智的,也太占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