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蛙也是这样做的。它干脆从婴童装品牌运营商,转向了母婴用品商店,围绕着从婴童装所聚集起来的顾客的需求,成为婴童整体服务的综合提供商,最终在香港成功上市。
联众的老板曾经找我们咨询,说联众发展得越来越差了,怎么才能再做回棋牌类游戏的老大。联众的战略就决定了它会越来越差。它的竞争对手是腾讯,而腾讯的战略就不一样,是建社区,通过QQ即时通讯,获得了大量的用户群,形成了一个平台,建立了一个社区,在这个社区内,什么都可以做。所以联众和腾讯是没有办法竞争的,人们已经开始习惯在社区里一边玩游戏,一边QQ聊天,感觉非常好。腾讯在构建一个虚拟的生活社区,是平台模式,而联众是内容模式。有了腾讯,其他棋牌类游戏慢慢就衰落了。除非能把棋牌类游戏做到极致,消费者才愿意来体验,但棋牌类游戏实际上没有这个空间,因为太简单了。复杂的是什么呢?互动游戏,所以联众如果不进入互动游戏就没有前途,因为学腾讯学不了,死守在棋牌类游戏又会很麻烦。联众的老板说,他们原来也探讨过进入盛大这类游戏,走专业化。可是联众从专业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上去思考,脱离现实问题去思考,已经没得选择。中国企业应该做专业化,但棋牌类游戏已经没有专业化的机会,所以必须要转型。
成为平台型的价值链组织者,就要研究消费人群到底需要什么服务。就像沃尔玛一样,成为消费者的采购商,而不是厂家的分销商。要围绕消费者的某一类需求去做平台,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要在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做一个平衡,寻求产业链的平衡。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再传递给供应商,让他们的产品满足这些需求。围绕消费人群的某一类服务的需求去研究内容,做好内容之间的组合,而不能像国美苏宁那样拼命压缩上游供应商的价格,导致供应商没钱做研发,产品质量很差。
去年4月份,一家大型国有药业集团找我们讨论战略,他们老总说到2015年要成为行业第一,开2000家店,保持5%净利润。
我们认为这些都没问题,但我们疑问的是企业想开什么样的店?药店分社区店和大的平价药店,有同仁堂这种药品和保健品混合的,还有中药店。药店里药占多大比重,器械、保健品占多大比重?药里面,心脑血管类的占多少?他们说还真没研究过这些,现在有一千多家店,自己建成本太高,所以谁卖我就收购谁。
我们认为并购不是这家企业应该关注的本质问题。平台模式战略的本质,是要选择店的类型,因为店的类型决定了是否能获得消费者的欢迎。而选择店的类型,就要研究未来医疗领域会怎么改革。我们知道,医院领域要医药分家,所以就要研究未来会的消费模式是怎样的。
一家投资公司投了社区药店,认为未来这个模式很赚钱。可是我们认为这种模式有问题:第一,如果我感冒了,家里有常备药箱,我不会在社区去应急买药,当补充药箱里的药时,有可能去社区店,也可能去平价超市;第二,用药量最大的人是谁呢?是慢性病人,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人,多数是老年人,近年来在向中年人演化。这些人会去哪里买药呢?去小店?30平米的店,药品能摆得全吗?而且他们一次就花好几十块、几百块。这些老年人,是愿意花8毛钱坐公交车来回去大型药店买药,还是愿意在社区店花高价买药呢?第三,如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进行了医疗改革,那么药就处在受政府控制的状态,利润就会很低,人们新的需求是什么呢?不会是西药,可能是中药,也可能是保健品,或者是医疗器械。这些问题恰恰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果不其然,这家投资公司现在投了7年,亏死了。
所以我们就跟这家医药集团讲,不要简单地以为开一个店就会很赚钱,就可以再做另外一个店。同仁堂为什么股价那么高?是保健品赚钱。人们买保健品就去同仁堂买,没有其他值得信赖的药店了。要想成为行业老大,这么大的品牌,这么多的资源,应该干什么事,应该开哪几种店,怎么合理布局,是企业战略应该研究的内容。至于将来是不是并购,则是很简单的事情。并购之后或者并购过程中,要研究的就是:什么店有价值?什么店价值低?并购后怎么去改变?怎么迅速赚钱?否则收购一家店不赚钱,怎么办?
事实上,这家医药集团之前就是迅速开店,一下子开了800家,可是利润很低,又都给卖了,一买一卖,业绩没增长反而亏了很多钱,又耽误了时机。
因此,这家医药集团要考虑的战略就是平台型的价值链战略。这种平台型的价值链战略是做整合商,这就要研究消费者的某一类需求以及他们需要的其他服务。
当然,做平台做整合商是很难的一件事。携程早年是遇上了一个好的环境,市场正好有创新的机会,而大部分的市场,已经有了强势的领先者,如果领先者不犯错,后面的企业很难有机会,除非领先者犯错,其他企业才有创新的机会,所以做平台相对有难度。
转型升级为平台型价值链战略的企业,要在价值链上的某一个环节,逐步发育能力,获得用户,然后进入用户价值链,这样企业的价值会非常大,在资本市场也会受到追捧,比如近些年迅速崛起的奇虎360公司,就是和腾讯一样,靠一款免费产品,积聚了大量用户而获得了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