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关系:心理契约“妙不可言”

   2023-03-08 互联网4900


  组织的心理契约是主观的、隐含的,而且处于不断变更修订的状态,管理组织中员工的心理契约无疑是困难的,但这对于组织的成功意义重大。管理员工的心理契约,就是要使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维持较高的员工满意度,从而承诺对组织目标更具责任感、忠诚感和使命感,使得双方的社会交换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要注重从人的心理程序出发,强调管理工作的公平与平等,用员工期待的内容和期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借助于员工的能力和热情实现组织目标。

  心理契约与知识型员工管理

  知识型员工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等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成就欲望较强,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要求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他们成就欲望较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学习意愿,需要经常更新知识;他们了解自身具有的知识对企业的价值,因此他们更多地忠诚于自己的专业,而可能较低地忠诚于所在的企业。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知识型员工之间双向的心理期望。

  第一,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讲,心理契约的无形规约能促使员工不断以心理期望来审视自己与组织的发展,促使知识型员工在动态环境变化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保持与组织的良好关系,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从而提高对组织的忠诚度;

  第二,心理契约可以使知识型员工实现个人自主能动性的开发,避免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沟通障碍与工作效率低下,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效率;

  第三,心理契约可使知识型员工心理上具有期望,拥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当知识型员工认为他已被组织许诺将有较高的薪水、提升机会、职业培训和丰富化的工作等的时候,就会为组织发展贡献自己的技能与忠诚,作为一种对组织的回报,同时也是一种与组织的平等交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