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楚天工业园”和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建设。今年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配套的财政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发挥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对内对外同步开放,外资内资平等准入,拓宽融资渠道,放手让一切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鼓励各镇异地进区建设项目。鼓励外来企业领办工业园区。
第三,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抓好支柱产业的延伸和龙头企业的配套,善于从大产业带、产业链的细分中找到产业定位,小中见大,精中求名,集小为强。重视引进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以及能与主导产业配套的协作型企业,培育新型产业集群。加大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扶持力度,国债项目、税费减免、技改贴息等优惠政策重点向其倾斜,人力资源、资金、土地等紧缺要素优先配置。各镇都要因地制宜扶持培育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安福寺果蔬加工、白洋建材生产、七星台油脂加工、董市化工工业、问安化纤工业、仙女服装加工、马店街办纺织工业要在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发展。全力支持省化等中省企业加快发展。全年力争培育一批税收过500万元、过1000万元、过亿元的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聚集,着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第四,加强生产要素调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要素紧缺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要以规模企业为重点,加强生产要素调节。积极开源,想方设法争取省调指标,努力增加电力供给;科学调度,确保居民生活、农业生产、重点单位和规模企业合理用电;加大电力设施建设力度,扩建马店110千伏变电站和沱江220千伏变电站。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尽快组建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解决企业难贷款、银行贷款难的问题。以纺织、电子装配、食品加工等市内紧缺工种为重点,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招工困难的问题,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