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坚持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并举,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并举,把人口压力转化为增收优势。推动劳务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大力开展农民的非农技能培训,全年非农技能培训达到3000人次以上。
第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加大农业农村投入。重点抓好以上百里洲堤防整险加固为主的长江、沮漳河险工险段整治、“六小”水库整险加固和基本农田保护工程,完成七星台镇兴隆山村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全面启动灌区主渠系及末级渠系建设工程。加快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步伐,培育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抓好农村道路建设,尽可能多的建设通村公路硬化工程。积极探索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的新途径,鼓励社会投资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引导农民自力更生兴办公益事业。
(三)锲而不舍招商引资,强势推进项目建设。
继续坚定不移地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外资、民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沱江发展。
第一,着力强化招商引资。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应着力打造“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之都、三峡新兴的工业区、湖北省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等“名片”,突出打好“三峡牌”,大力加强“六个招商”。一是要加强资源招商。坚持把依托资源上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主攻方向,尤其是农副产品资源、土地资源和交通资源优势,大力引进资源深加工企业。二是加强园区招商。要依托沱江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块金字招牌,整合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楚天工业园”等园区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载体和平台。三是加强定向招商。四是加强专业招商。五是加强以商招商。六是加强市场主体招商。要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的积极性,支持、鼓励、引导现有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和合作上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