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创业:让员工过把“老板”瘾

   2023-09-13 互联网2220
核心提示:留住优秀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已经是企业管理层和人事经理们的共识。然而他们困惑的是,越来越高的薪酬水平

留住优秀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已经是企业管理层和人事经理们的共识。然而他们困惑的是,越来越高的薪酬水平和不断提升的福利待遇并没有成为留住员工的法宝。那么下一步可不可以——

  内部创业——让员工过把“老板”瘾

  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在进行充分调查后,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就是指那些类似于工资、福利、良好的工作条件等利于员工安心工作的必要条件因素。然而,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来说,他们不会甘于在为企业创造大量利润和业绩的同时却无法满足自身创业欲望的现状。当传统的保健因素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如工作待遇、福利等环境因素对员工的吸引力已经不再起决定性的激励作用时,企业的成长往往落后于这些精英分子的成长速度。长此以往,这种状况将导致的后果只有两个:自我消沉或者跳槽离职!而这两个结果都是企业主所不愿意看到的。弗雷德里克认为,这时能够对员工产生更积极效果的只有“激励因素”,也就是那些能够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更加富有挑战性和成长发展机会的新工作等。

  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创业”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内部创业,是由一些有创业意向的企业员工发起,在企业的支持下承担企业内部某些业务内容或工作项目进行创业,并与企业分享成果的创业模式。这种激励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的创业欲望,同时也能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改善内部分配机制,是一种员工和企业双赢的管理制度。

  相对于另立山头,自力更生的创业方式,内部创业在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资源利用的优势显而易见。由于创业者对于企业环境非常熟悉,在创业时一般不存在资金、管理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困扰,可以集中精力于新市场领域的开发与拓展。同时由于企业内部所提供的创业环境较为宽松,即使是创业失败,创业者所需承担的责任也小得多,从而大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从另一方面来说,建立企业的内部创业机制,不仅可以满足精英员工在更高层次上的“成就感”欲望,留住优秀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扩大市场领域,延续企业的发展周期。充满活力与创新思维的内部企业往往可以对组织结构臃肿,拘泥于传统工作方式的大企业带来强烈的观念冲击,从而彻底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保持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