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职业经理人培养起来的只是适应跨国公司前一时期的战略目的,对本土经理人来说,把原来的一个中国区老总变为了一个华北区的老总,心里当然不舒服,所以胡柏林出走。
本土经理人缺乏在总部乃至跨国领导的经验。这里,从政治角度来讲,没有在总部工作,当然缺乏总部的人脉,以及让总部理解你、与你沟通的机会。
一个国际经理人至少要在本国之外有至少三年的生活经历,有处理跨文化冲突的经验,否则他的视野是绝对不够的。中国市场还有它的特殊性,需要灵活一些,那只有在总部工作过的人可能才知道总部可以容忍的“度”在哪里,懂得如何做总部与中国区的沟通。
在本土成长的经理人,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执行总部的原则时是缺乏决心的。但原则放弃了之后,可能容易出事。行内有几次这样的事件,总部就会对中国本土经理人是否达到了国际经理人的素质表示怀疑。
与新加坡、香港、台湾相比,大陆的经理人从成长的年头上就已经略逊一筹——难以找到50岁上下的经理人,更不用说还要有国际管理经验。我们缺乏这一代人。
但随着中国市场战略地位的提高,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将拥有更多的机会来成长。我给这些人的忠告是——不要太浮躁,总是跳来跳去。潜心在一个公司做下去,争取到世界各地工作的轮训机会,明天就会成长为对中国这块世界上的重要版图了如指掌的国际级经理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22-20225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