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希望
我们在对跨国公司调查时发现,如果管理人员对自己的新下属已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针对各员工的素质特征,提出切合员工情况的一种“希望”,这会让员工感到自己的上司不仅关心自己的发展,而且对自己很了解。因此,他们就会像上司所希望的那样去工作、去奋斗,最终真的成为上司所希望的那种人。事实上,管理人员对新员工越是抱有希望,给予的信任和支持越多,他们干得就越好。
【案例】西门子的目标协议书
在西门子,经理要在新员工到公司上班之前,根据职位和新员工的背景、经验起草目标协议书。这个协议书描述新员工的职位,列出工作任务和设定目标,为帮助员工融入的培训计划等。旨在帮助新员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获取新工作需要的技能培训,从而顺利起步,度过试用期。到公司上班后,新员工就会和经理一起讨论这个协议书,根据双方的期望和员工的表现可以调整条款,并签订协议书内容。此后,经理和新员工根据协议书,定期开会讨论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碰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完成目标任务。
【分析】
一方面,在新员工和企业之间经常会产生“皮革马利翁效应”。皮革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对自己所雕的少女像越看越喜欢,少女像也就越发漂亮。另一方面,在新员工的融入过程中,企业和员工本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各方都各司其职,互相沟通,才能使新人尽快融入公司。
支持员工的职业探索
每个员工都会有自己的生涯设计,追求的可能是权力、财富或是工作的安定感,哪种人适合企业需要,企业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其自我目标?跨国公司会经常提供各种职位空缺的信息,并进行广泛地传播,让感兴趣的员工都有机会参与这些职位的竞争角逐,进而发现那些有潜力的员工。
【案例】惠普公司“不仅用你,而且培养你”
初到惠普,首先是“新员工培训”,这将帮助个人很快熟悉并适应新环境。通过这个培训,了解公司的文化,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清楚业绩考核办法,让员工明白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一阶段,课程主要是与工作紧密相关的技术类培训,比如编程、系统管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