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绪的调节
但是,对于大多数持续经营的企业而言,由于年终奖的发放成为定制而使职工被连续强化,使职工产生了“饱厌”现象,年终奖的激励功能大打折扣。要使这种已成定制的年终奖发放具有激励功能,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间歇强化发放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由间歇强化所增加的行为比连续强化所增加的行为保持得更好,更巩固,更不容易消退。站在人力资源的角度,那么,采用间歇发放年终奖的办法,将会使由此而被激励起的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等更加持续地发挥。但同时,我们又必须遵从丹尼尔·卡尼曼因前景理论,丹尼尔·卡尼曼因此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的一条重要定律是: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远大于获得的快乐。按部就班的领取年终奖或许不会对员工产生太大的激励,但是,如若取消,则会让员工感到非常的失望。基于上述两理论:人们在按此理论,在设计年终奖时可以这样操作。
可以将年终奖分散到年终前的两三个月度里以奖金名义下发,同时取消年终奖。以此打破年终奖的固化,使年终奖成为刺激员工积极工作的间隙强化物。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励员工
也可在公司需要重大投资的上一年度,流露出由于资金压力,可能取消年终奖的消息,降低员工对于年终奖的期望值。而真正临近作出选择的时候,则又可以正式地宣布公司通过全力工作,决定如期发放年终奖的决定。如此,企业领导层为员工个人利益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同时,也为下一个真正吃紧的财年,减少甚至不发放年终奖以预防性,将会大大地缓解那时员工的失落和愤怒情绪。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化整为零法
把年终奖化整为零,在接近年终时,以不同的名目,当然必须能够以充分的理由,比如对一个乐于将自己的知识与团队共享、长年出差,并且主动合作的员工的人发放十佳奉献奖、最手欢迎合作伙伴奖、创新奖等多项在有一定但不长的间隔时间多次发放,每次10000元,这对于员工的激励效果远比一次性的发给3万元奖金并且说不出更多的理由来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