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面试程序。程序的规范化是结构化面试的重要特点。面试程序对每个应试者都是一样的。在面试过程中,通常会提前向应试者发放《面试须知》,主考官也会在面试前说明具体要求,如题量、总答题时间、每题建议答题时间、计时方式等。有一些应试者可能由于缺乏面试经验或临场过于紧张等原因,未能正确把握面试程序尤其是时间节奏,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出现了在个别问题上费时过多而未能充分回答其他问题的情况。因此,应试者在面试前务必要了解好面试程序,把握好答题时间,给每道题大致相同的时间,在面试过程中要根据时间提示,调整好答题内容,确保每道题回答的分量和厚度。
注意讲究答题技巧。应试者在答题过程中应避免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不太注意题目的具体指向,答题时“天马行空”,答非所问,一看题目似曾相识,就按自己的意思说下去,表面上似乎有所关联,实际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二是只答“是什么”,不答“怎么办”。一些应试者只谈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却不阐明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结构化面试主要考查应试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看应试者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更主要的是看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应试者答题时,要按照具体问题指向答题,在对问题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充分显现自己的才能。
着力提高实际能力。应试者参加结构化面试,了解一些答题技巧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在“实际”中动脑筋,在“干事”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具备职位要求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随着考试测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考试测评制度的不断完善,投机取巧的“考试专业户”将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高分低能”现象将逐渐消失,只有具备真才实能、符合职位要求的应试者,才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因此,应试者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熟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积累实践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这样,在面试中才能充满自信地回答考官所提出的任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