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校建立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为整个中国机械行业服务,是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学校。我们的竞争对手,像大众、通用、宝马等汽车企业也吸纳了不少我们培养的优秀人才。”丰田公司驻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的话说得很坦然,却不由让人产生疑问:15年、近17亿日元的巨大投入所培养出的人才却为竞争对手服务,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然而丰田并不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要在行业内有所进步,就必须把自己置身于竞争之中,只有激烈竞争才能促使我们进步,与金杯合作的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其他汽车企业,提升了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这也会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服部悦雄表示。
一线技术工人的整体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深谙此道的丰田一直在中国一流技术工人和技术干部的培养上无私地努力着。
但这并不是全部,丰田还将教育合作的触角伸向了更广泛的领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丰田与首都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所现代化驾驶学校;丰田与中国各地的一些交通学校合作培养汽车修理方面的技术人员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这些人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汽车企业中;丰田还在中国高校中设有奖学金,并与之共同进行新材料的研究……
“我们有一个宗旨,就是造好车先要造好人,没有好人才就造不出好车子。根据中国产业政策的要求,要提高国产化比率,同时提高在中国的研发能力,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在中国培养出一部分人才,使我们在中国合作生产能够实现先进化。在人才方面,尽量做到中国的事业由中国人主导,这是我们最理想的目标。”服部悦雄道出了丰田在中国的人才理想。
汽车业要集体努力
然而,只有一个丰田不足以改变整个中国汽车业缺乏人才的局面,其前5期培养的5700人与中国汽车业几十万技术人才的缺口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