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在事后分辨出高绩效组织,因为人们可以从果溯根:令人惊叹的结果往往来源于高绩效的组织。其实在过程中也不难分辨。这些组织有时精力充沛、忙忙碌碌,但有时却恰恰相反:平和冷静、充满自信。不论怎样,人们都能在公司走廊上感受到与众不同之处。
但是,造成区别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什么可以让其他公司借鉴的呢?在戴尔(Dell)、通用电器(GeneralElectric)和丰田(Toyota)等精英公司,出色绩效可谓稀疏平常。随着人们对这些公司的了解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组织高绩效源自个人,而最重要的莫过于领导层。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罗伯特·奎因(RobertQuinn)则认为:当今的领导才能培训方向有误。
他表示,常见方式是“发现杰出领导者的品质和行为,然后进行自我提高。”奎因教授声称,事实上所有领导都具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这通常发生在危机关头。他总结说,出色领导才能的关键在于学会激发自身的“根本性领导状态,”而不是仿效他人。
根据哈佛大学商学院罗伯特·西蒙斯教授(RobertSimons)的观点,在各个层次,实现高绩效的最可靠途径是通过工作设计。大多数经理人在填补职位空缺时都注重挑选适当人选。但是造成绩效高低的却是职位本身。如果经理人对西蒙斯教授所谓的四大工作层面(控制、责任、影响和支持)进行精心设计,那么最终获选者无论有何缺点都会带来高绩效。
高风险团队合作
如果团队绩效有问题,那么事情便更为复杂。高绩效团队究竟是归功于领导才能、队内关系、还是队员稳定性?盖洛普(Gallup)机构的调查表明,公司内部类似工作小组的业绩表现大相径庭。盖洛普公司约翰·弗莱明(JohnFleming)认为此差异是应当驱逐的恶魔,如同制造程序中应避免波动一样。
通用电器和其它公司采用六西格玛(SixSigma)质量管理程序,如果在团队中采用类似程序,管理层可以将绩效提高几个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