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电力系统网络一般都是双侧电源 判别电流方向时要求应能正确反应故障的方向;灵敏度要高;正方向短路故障时,不存在动作死区。为满足要求,广泛采用90°接线。 采用90°接线目的:消除近处两相短路的动作死区。 引入记忆电路的目的:消除近处三相短路的动作死区。 注意:加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与电流的极性必须正确。否则,将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非故障相电流的影响与按相起动:按相起动是指:同名相电流元件与功率方向元件的常开触点串联后再与其他相别回路并联。 1.额定电流:5A或1A。 2.额定电压:100V。 3.额定频率:50Hz。 4.灵敏角:LG-11型为-300或-450,lG-12型为中+700;灵敏角的误差±50。 5.动作电压:在灵敏角下通入额定电流时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不大于2V。 6.返回系数:继电器的返回电压和动作电压之比不小于0.45。 7.动作时间:LG-11型不大于30ms,IG—12型不大于40ms。 8.保护时间:不小于50ms。 9.功率消耗:电流回路不大于6VA,电压回路不大于20VA。 1.动作区和最大灵敏角检验 在额定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动作区不小于155°,最大灵敏角与厂家规定相差不超过±10°。 2.执行元件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检验 执行元件动作电流不大于0.8mA,返回系数不小于0.5。 3.动作电压检验 若发现动作电压过大,则应检查谐振回路电感线圈,有否短路匝存在。在电压回路加100V电压时,电感线圈上电压应达到80~90V。 4.潜动检验(电流潜动和电压潜动) 应无潜动现象。 5.记忆特性检查 此项检验目的是模拟突然短路,因电流大,需拆除相位表。要求:在灵敏角下突然加0.5倍额定电流和10倍额定电流,电压自100V突然降到零,继电器应可靠动作。




